第531章、則死耳(第2/2頁)
章節報錯
兵力出於絕對劣勢的他,已經是後續無論、苦苦支撐了。
至於督領兩千西涼鐵騎前來支援的徐質,並不能扭轉他的劣勢局面。
徐質的職責,主要是牽制住烏桓突騎的突陣,不給牽弘將句扶部鑿穿的機會或者直接長驅衝襲漢軍的後陣將鄭璞給斬了。
自然,心有忌憚之下,他無法像牽弘那般讓騎兵肆意迂迴。
事實上,他的做法很對。
牽弘已然嘗試過數次,別遣兩千騎趁著迂迴的時候繞道奔襲漢軍的大纛了,只是在徐質的守備下無法建功而已。
這也令他很羞惱。
索性,不復斬將奪旗之念,盡將所有烏桓突騎聚攏,全力衝擊右翼的句扶部,冀望著能擊潰句扶部後上演驅趕潰敗倒卷、為此番戰事鎖定勝局的戲碼。
然而,可惜了。
周當戰死與左翼潰敗、魏軍中軍大纛被斫倒的局勢逆轉來得更早一些。
且張特部已然從後掩殺而來了,亦令牽弘部陷入了危機中——若再不引軍退走,他將面臨被前後夾擊而全軍覆沒的結局。
此時,任何將率都會做出自救的選擇。
趁著漢軍尚未形成合圍之前,以騎兵的速度脫離戰場。
無力迴天了,就要接受現實嘛~
但牽弘不是如此作想。
他不甘心,且還帶著一絲愧疚。
此戰是他故意拖延軍情傳遞而導致的。
雖然沒有人知曉,但他自己在心中無法釋懷;更不能接受此番歸去後,繼續面對永無休止的畏戰與被動龜縮而守。
是的,他還想再搏一次。
因為此時右翼的王頎部同樣也潰敗而去,令他可以對戰場一目瞭然。
如蜑獽軍已然精疲力竭。
如漢軍左翼的王平部同樣無有追擊之力。
尚有徐徐退去的淮泗精銳仍軍容嚴整、無有狼奔豕突之亂,且他們馬上就要退到孫禮的將旗處了。
此便是牽弘想拼死一搏的緣由。
看似大勢已定的戰場,仍存在著變數。
蓋因奪旗的漢軍明顯後續乏力,而魏軍這邊的淮泗精銳並士氣盡喪,仍能自發聚攏到孫禮的將旗下。如果他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復與句扶部與徐質糾纏,引著烏桓突騎往蜑獽軍與王平部突陣而去,已然鬆懈戰意的漢軍必不能抵禦!
也能讓孫禮部捕捉到戰機,返身殺回來!
將勝負逆轉!
自然,如此行事,他必然要捨棄突圍的機會。
如果事不順遂,烏桓突騎將會在張特與徐質部的前後夾擊下全軍覆沒,他亦要迎來兵敗身死。
然而,他沒有畏懼。
丈夫生於世,死則死耳!
焉能於臨陣之際,畏死惜身而不前!
&n..pppp('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