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人和(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漢軍弗能成事而罷兵,他們就會被江東追責、迎來身死族滅的後果。
故而他們讓沈幽給馬忠等人的書信,關乎利益分配的內容寥寥無幾,而對於漢軍的目的是“復交州”抑或“擾敵後”,則是反覆強調要明確。
也正是他們的書信,變相促成了漢軍內部“南人”的人和。
昔日丞相南征後,南人“焦、雍、婁、爨、孟、量、毛、李”八姓豪族亦迎來了權利洗牌,參與叛亂的步入式微,盡忠職守的隨即崛起。
如當了一輩子庲降都督的李恢,哪怕身故以及將宗族徙入漢中郡定居後,其子李遺仍被朝廷授予建寧太守,幾乎是以世襲的方式領郡;而孟琰更不必說,不管兵權還是職權,都是大漢諸將率中排上號的實權者。
但父輩的功勳恩澤,總會有用完的一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中諸郡的權柄慢慢被朝廷收回來,而且北伐戰事的順暢讓許多南中之地的小豪右以及蠻夷部落得到了功勳、成為有資格分潤鄉梓的權勢者,南人八姓的威信亦隨之降低。
他們都知道,如果沒有新的功勳與利益可分潤,那麼“南人”的稱謂將不復為八姓獨有。
而此番攻伐交州就是良機。
如果攻下交州的一些郡縣,會讓大漢朝廷出現新的權力真空區。
依著大漢對偏遠地區素來推行的羈縻政策,做書信來求依附、意圖襄組漢軍的交州豪右乃是得利者之一;而參與戰事且鄉梓毗鄰交州的他們,則是朝廷委以權力、監視那些交州豪右的不二選。
他們乃是除了朝廷之外,最大的受益者!
是故,南人對這次戰事異常熱情高漲、堪稱迫不及待。
孟琰才剛從漢中歸來南中,早就被南人各家催促得不耐煩的李遺便登門拜訪,道出了南人求戰之心。
原本,孟琰是不打算理會的。
源於他督兵參與北伐的干係,他的宗族“朱提孟”這一支早就遷徙入蜀郡了。
哪還會因為南人的請戰而丞相的排程、誤了國家之功呢?
但同樣處境的李遺,不等他婉回絕便無奈的攤了攤手,道出了他被催促的理由,無法回絕的理由。
曰:
“朱提孟氏與我家同,皆徙出南中之地,而其餘分支與其他姓氏為此指摘我等兩家不念往昔先輩篳路藍縷時同氣連枝、互為守望之誓。”
對此,孟琰默然以對。
此番南人自發召集部曲與鄉閭壯士響應戰事,往小了說乃謀求私利,但往大了說不就是報國之心嘛!
只不過是想讓馬忠將此戰的目的,從侵擾變成佔據而已。
且孟琰亦不能回絕。
萬一,這些南人被回絕後意難平,不肯死力從而導致戰事不順呢?
從南中進發的這路偏師,南人影響力幾乎滲透了每一部士卒,焉能戰前便人心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