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難為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難為持久之戰!
對此,他曾作書陸遜與江東群臣,問如何籌備大戰的糧秣以及籌齊激勵將士死力的資財,但無人能有良策緩解時艱。
唯有一些“增收賦稅”、“卯糧寅吃”等飲鴆止渴的無奈諫。
但他知道,江東連飲鴆止渴的機會都無有了。
奪下合肥新城之前,江東便歷經了無數次大戰;而後來又有了壽春城下的慘敗、吳遂在揚州與廖式在荊南叛亂的流毒,他還怎麼飲鴆止渴?
讓私兵部曲喪損無數的世家豪族卯糧寅吃,抑或給歷經叛亂流毒、徭役不斷的黎庶增收賦稅?
除非他想士庶徹底離心、誘發更大規模的叛亂!
或是說,這樣的心態有些太悲觀了。
已然是夏六月末了,馬上就要迎來今歲的秋收了,以江東這些年討伐山越之民用於屯田的規模,糧秣出產應是能堅持到歲末的。
況且,攻伐更頻繁的巴蜀,同樣糧秣之困、同樣不能持久作戰。
只要江東扼守城池不失,便可渡過時艱了。
不必過於焦灼。
但不管孫權還是陸遜,皆擔憂著交州的局勢會變得糜爛。
無他,東三郡與秭歸西陵峽這兩個守禦之處,皆可憑藉著堅城與險要遏道而守。
但蠻夷遍佈的交州則不然。
王化不盡然的那邊,沒有高大的城池,險要的通道處亦鮮有關隘;許多守禦設施,還是在昔日趙佗割據嶺南時的基礎上修復的。
再者,江東對交州的統治並非十分牢固。
可徵收的賦稅與糧秣同樣很少,無法支援大軍持久作戰的消耗。
一旦戰事持久、需要從後方大量轉運糧秣與輜重的時候,吳國便會陷入難以承受。
從荊南受限於山路崎嶇,人力物力的損耗,都太過於驚人了!而從江東海運倒是順暢,但吳地哪還有多少物資可徵調?
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國庫已然空虛的吳國,又怎麼能承受呢?
唉........
孫權看著往來的舟船,心中嘆息不已。
這些舟船都是從吳地而來的,為東三郡與秭歸西陵峽駐軍轉運糧秣輜重,也是吳地最後的庫存。
對於交州,他唯一能作的,便是給予了呂岱假節專斷之權,讓呂岱可自行徵調荊南衡陽、零陵、桂陽與臨賀等郡以及整個交州的糧秣物資。
但願在久鎮交州、在交州有赫赫威名的呂岱,能確保一方安寧罷。
孫權在部署完畢後,心中乃是如此期盼著。
且還作了國書去與魏國,重申吳國的糧秣與財政之困、難以抵禦巴蜀的來犯,讓魏國曹叡儘可能復通商貿與儘快部署,在關中動兵策應吳國的戰事。
甚至,還隱有威脅之意。
如聲稱魏國不復通商貿,那麼吳國將放棄東三郡,將兵馬轉入襄陽與樊城扼守,令巴蜀可沿著武當北道經錫縣進軍宛城、襲擊武關!
對此,魏國倒是稍微恢復了一些商貿。
但從關中出兵擾漢軍,卻是以大軍甫罷歸為由回絕了。
或是說,丟擲荊襄之地、想坐等漁翁之利的曹叡,還巴不得漢吳的戰事如火如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