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張魯投誠於魏武曹操後,舉家皆被遷徙到了鄴城定居。

是時,有許多信徒亦追隨他北上。

且因為張魯被善待的緣故,五斗米教亦開始在大河之北傳佈與盛行。..

而李簡所的,想借著五斗米教靠近燕王曹宇,乃是因為曹宇之妻乃是張魯之女。

一名被猜忌的藩王,想接近一名素無瓜葛且被天子親近的藩王,徑直投書請求,不出意外的話,會被當成居心叵測而被拒絕。但若是以投石問路的方式,透過其家眷下人隱晦試探,或許能有一絲功成的機會。

這便是曹志稱讚的緣由。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簡之所以想靠近五斗米教,乃是因為張魯的祖上最早佈施的乃是“鬼道”。

五斗米教,乃張修創立的!

張魯能成為五斗米教的師尊,乃是襲殺張修後將鬼道與五斗米教融合的結果。

而李簡的真正意圖,就是想與鬼道有牽扯。

厭勝,本就是鬼神巫術。

沒有鬼道的詛咒厭伏,怎麼捲起滔天巨浪呢?

且素來不接受饋贈的李簡,在趕往鄴城的時候,不僅接受了曹志贈予的大量錢財,還討得了一個“濟北王府賓客”的身份。

理由乃是他很仰慕魏武曹操,故而至鄴城後想去高陵拜謁。

而不疑有他的曹志,大手一揮,給了.....

自然,李簡也繼續與在雒陽任職的司馬昭通著書信,敘話日常與經學心得以及將自身的行程細細告知。

可以說,入魏國數年的他,所圖謀之事幾乎是成形了。

........................

盛夏六月末。

荊州江夏郡,武昌。

巍峨的樓船之上,孫權憑欄矚目著往來如織的舟船,滿目悵然。

他心中的期待破滅了。

近數月時間,他聽從了陸遜的建議,不斷派遣使者送國書入巴蜀,想以讓利的貿易方式來減少漢軍興兵來犯的機率。

但幾乎沒有效果。

永安督陳到已然給士卒下令,不管是使者還是商隊抑或豪右往來的舟船,膽敢靠近夔門者,皆擊沉!

這令他知道,漢吳之戰不可免了。

雖說此乃意料之中的事,彼此皆有心理準備,但戰事未啟吳國的民生卻先迎來了噩耗。

魏國已然不復從吳國購置鹽巴、生絲等物了。

想想也對。

地大物博的魏國,本就可以自給自足,都成功拉攏吳國抵擋漢軍的兵鋒了,為何還要耗費資財從吳國購置物品呢?

但吳國卻難以承受這樣的結果。

就如春秋時期的“齊紈魯縞”一樣,昔日得益大漢絲路貿易、一直從吳國購置大量生絲的關係,荊南與江東許多世家與豪右的莊園都大量種植桑麻。現今兩國不復商貿往來,導致吳國的生絲大量積壓、無處可銷,亦讓江東世家豪族們怨聲洶洶。

如果說,這種戰事將近而內部不和的情況,孫權還可以劃分荊北各郡縣土壤壓下,但糧秣與財政的危機,卻是令他束手無策。

桑麻種植多了,糧秣自然就少了;而商貿不復,賦稅同樣也減少。

兩者結合,便是國力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