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訊息。”

——《周易·豐》

有時候,事情太過於順遂了,就會催生樂極生悲的隱患。

鄭璞如今就是在擔憂著戰事十分順遂的漢軍,如果沒有儘快出營與魏軍決戰的話,是否也會迎來月滿則虧的局面。

緣由,倒不是如丞相那般擔心屍首委積的戰場爆發大疫。

而是另外兩個原因。

一者,乃是先前得悉離唐芒在上郡橋門縣後,鄭璞讓他作為擾亂魏國後方的一步險棋。

且在北上杜水源頭谷地之時,鄭璞還同時遣人往上郡讓離唐芒開始進軍了。

倒不是此舉有什麼不對。

那時陳倉外城尚未被漢軍攻陷,戰事的勝負仍撲朔迷離,讓離唐芒擾魏軍後方,乃是增添漢軍勝算之舉。

然而,誰能預料到魏軍竟是如此不堪?

彼司馬懿空有兵力優勢,且曹叡親自趕來前線激勵將士銳氣,但進攻了月餘時間,竟是連摧毀漢軍在平原之上的營寨、逼迫丞相出來鏖戰都不能做到!

落在平原之上的營寨啊!

並不是城池啊!

這種戰果,委實令人側目。

亦令鄭璞讓離唐芒的出擊繞後之舉,變成了敗筆。

蓋因以如今魏軍所彰顯出來的戰力與士氣,丞相與魏延部一戰而敗之的機率十分大!

不能說勝券在握,但八九不離十就對了。

亦能趁著此將魏軍的主力徹底擊潰,挾大勝之銳將整個關中席捲,圓了還於舊都的夙願、向天下昭示漢室將復興!

但若是離唐芒在丞相與魏延部出營決戰之前,便將魏國後方擾亂、令司馬懿迫於後方壓力而退兵了,讓漢軍無法尋到決戰的機會了,那還於舊都的夙願又要延後數年了。

畢竟,一戰擊潰魏國主力,才能形成席捲之勢。

而若是讓實力猶存的魏軍罷兵歸去、分兵在各城池固守,那麼,漢軍唯有一城一縣的攻伐,憑空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了。

或是說,被迫罷兵而歸的魏軍同樣是戰敗,同樣會令將士們陷入士氣低迷、人心惶惶;漢軍追擊在後,依次攻城掠地應不會太難。

兩者之間,似是沒有什麼區別。

但其實不然。

漢軍在春三月就開始攻堅與鏖戰了!

已然算是師老兵疲了!

況且,此番漢軍乃是動用了十萬餘大軍,糧秣輜重消耗十分巨大。

若真的要一縣一城的進攻,以朝廷的底蘊與庫存,是無法將戰事支撐到將整個關中納入囊中那天的。

而若停下來休整,勢必也會給予了魏國重整旗鼓的時間。

此便是鄭璞覺得自己走錯了一步的緣由。

亦是戰場形勢萬變的體現。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成都廟堂傳來了一個關乎江東的軍情。

在壽春城下死傷慘重、被廖式叛亂誘發荊南與交州震盪了一年有餘的江東,在沒有恢復底蘊、毫無出征北伐的基礎下,竟然做國書來,聲稱要出兵與大漢共力伐逆魏了!

國力未恢復、士庶未安,竟要出兵北伐?

簡直就是曠古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