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角鳴(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璞不曾懼死,但他不會無謂送死。
故而,此番他以劣勢兵力守大纛所等候的援兵,並不是句扶部。
並非句扶部不值得信賴。
而是板楯蠻乃步卒,難為奔襲救援之事。
不管怎麼說,胡遵與毌丘儉亦非蠢材,自然會提防句扶部來救;且魏軍步卒一萬六千有餘,有足夠的兵力可部署。
如此,即使句扶部擊潰了魏軍的預先部署的兵力,亦無法及時趕來救援。
再者,督兵征伐的將率,但凡戎馬了二三年,或多或少都能在軍中匯聚一些甘願效死計程車卒。以便在戰事的緊要關頭成為決勝的希望,或者是敗北後的一線生機。
胡遵與毌丘儉亦不意外。
如若他們遠遠瞧見句扶部擊敗攔截計程車卒趕來救援,當即起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親自帶著死士決絕突入鄭璞陣內,未必不能成功。
那鄭璞就是死不瞑目在援軍抵達的曙光中了!
是故,鄭璞將救援與鎖定勝局的希望,皆落在了擁有強大機動力的西涼鐵騎身上。
抑或者說,唯有西涼鐵騎能堪此重任。
一來,他們熟諳地形,能迅速反應。
另一,則是漢魏雙方的騎兵數量相差不多,亦是最能發揮漢軍野戰戰力更強的優勢之軍,最有希望迅速擊潰魏軍趕回來的部署。
而鄭璞讓句扶部等候一個半時辰再出營鏖戰的部署,乃是大致估計著西涼鐵騎擊破魏國烏桓突騎後返回來救援的時間,讓句扶部將魏軍最後的預備兵力給牽制住,好讓西涼鐵騎可毫無阻攔的長驅來至營寨而已。
西涼鐵騎沒有辜負他的希望。
準確而言,乃是徐質沒有辜負。
卻說,自離唐芒不知行蹤後,西涼鐵騎如今只被分為兩股,以張特與徐質各督一千五百人,但一直都是徐質為主、張特為副。
此與將略或才能無關。
而是因為張特乃幽州人士,居於地域屬性讓騎卒們更認同徐質一些。
或是說,成名已久的西涼鐵騎有著自己的桀驁與倔強,無法容忍一個非涼州籍貫之人成為職權最高的督將。
對此,為了不讓騎卒離心或喪失銳氣,鄭璞唯有順水推舟了。
正好他也沒有將張特長久騎兵中的打算。
那是一種“未盡其才”。
也正是這層緣由,徐質與張特得悉此戰部署、自身將作為決勝因素後,二人在戰前就細細商討了一番,最終將此番破敵的重任,落在了更被騎卒認可的徐質身上。
乃是效彷了“田忌賽馬”的策略。
依舊是二人分別各自督領一千五百騎,但徐質所督領的騎卒乃是精挑細選而出,皆是至少歷經過兩次衝陣的老卒。
且在二人分兵南北相悖而行時,張特還特地將象徵著主將的旌旗攜帶著,誘魏軍的烏桓突騎以精銳來追。
嗯,他是南下弋居縣的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