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聽教(第2/3頁)
章節報錯
亦是已然鬚髮皆白、疾病頻發的他,最後能報先帝知遇之恩、託孤之重的事,自是“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也是許多老臣的心願。
譬如年紀最大的吳班,在見司馬懿放棄安定郡朝那、烏氏二縣後,便作書來漢中予丞相,請丞相允他在明年開春後,以本部去圍困番須口上方的陽城。之所以如此急切,乃是他知道若不請命,丞相很有可能憐他年邁,將他留在蕭關鎮守.......
連必然會被委以重任的魏延,都同樣作書來求戰。
用兵剛猛的他,不耐一邊屯田一邊圍困的乏味,是故想以本部去攻打安定郡的東南部,將彭陽、臨涇、鶉觚以及陰盤縣皆拔了!
令隴東(安定郡)就此歸大漢所有。
且全據安定郡,會令逆魏司馬懿的龜縮戰術陷入漏洞百出。
蓋因隴東的地勢同樣比關中高,且有涇水途經左馮翊、於京兆尹匯入渭水。
亦是說,魏延的請戰,並非是盲目求戰,而是想讓整個關中三輔都籠罩在漢軍騎兵的奔襲威脅下!八壹中文網
對於吳班的請求,丞相允了。
砥柱老臣嘛,總不能令他如族兄吳疑一般,悲嘆著“恨不見漢旌入關中”離世。
但魏延所請卻是被否了。
無他,丞相覺得時機未然,甚至是覺得此舉有些急功近利了。
右扶風的陽城與陳倉城還沒拔掉之前,何必急著去綢繆侵擾左馮翊與京兆尹之事。
況且,在丞相心中,對於隴右各部與漢中兵馬的排程,都是入關中佔地屯田、圍困城池之兵,收復安定郡乃是河西兵馬之事。
丞相併非是擔心魏延冒進,亦不是覺得鄭璞督兵去攻更容易破城。
而是河西兵馬以騎兵為主,難為屯田之事,且讓鄭璞從西北督兵南下,或能有奇襲之效。
鄭璞對此並不知曉。
他沒有作書求戰,而是悠哉遊哉的享受戰事消弭的悠閒去了。
卻說,昔日與趙廣分別後,他帶著扈從在祖厲城內歇了兩日,然後北上歸自己的駐地。途徑鸇陰城塞時,便被等候許久的費禕給攔住了。
為了安置那些叛魏求入漢的雜胡部落之事。
當時,姜維得悉他們投誠之意,便讓人去將身兼護羌校尉的費禕請來鸇陰城塞處理。
費禕至,一開始基於共同的利益,雙方洽談倒也頗為融洽。
比如現今大漢無力佔據鳴沙山一帶,正好以這些雜胡部落填充空白,以免被與大漢為敵的南匈奴劉豹佔據了壯大聲勢;而這些雜胡部落只需定期上貢些許牛羊戰馬、無需承擔隨徵義務便可得到大漢庇護,自然是皆大歡喜。
但臨末了,他們竟還請漢軍駐紮百餘士卒在鳴沙山。
因為他們覺得無有漢軍戍守在鳴沙山,那麼他們就無法享受大漢的庇護——劉豹以輕騎來劫掠,駐守在鸇陰城塞的漢軍根本不能及時救援。
這點費禕無法接受。
哪怕雜胡部落聲稱這百餘士卒的糧秣,皆由他們供給亦不行。
將這些雜胡部落安置在鳴沙山,就是為了給漢軍與南匈奴劉豹當緩衝的,若大漢遣士卒戍守鳴沙山,那還要他們甚!
徑直將他們遷徙入涼州編戶豈不更佳?
是故,雙方就此無法達成一致,令事情僵持了下來。
亦讓費禕期盼著鄭璞的到來。
無他,在處理羌胡事務上,有戮俘築京觀兇名鄭璞,顯然比他更容易令這些雜胡“聽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閱讀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