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孰人也(第2/2頁)
章節報錯
頓時,天子拊掌,“我少小便蒙相父教誨,子瑾竟不自量力欲共論之,我有何懼之!子瑾且先言之!”
“諾。”
鄭璞拱手作禮,問曰:“敢問劉君,丞相圖權乎?”
答曰:“子瑾何出此言哉!相父先前開府治事乃先帝遺命也,且今已然推政於眾,何來圖權之說?”
“丞相求利乎?”
答曰:“相父自南陽隨先帝以來,衣食悉仰於官,不治生,不曾有求田問舍之意。今家中居宅與桑田皆先帝或宮中所賜也!何來求利之說?”
“丞相謀門楣子孫計乎?”
答曰:“前些時日,我曾與朝廷諸公共議意增相父食邑兩千戶,然相父上表固辭,終僅受五百戶。由此可知,相父無有謀子孫計之心也。”
這次回答罷,天子有些闌珊的擺了擺手,“你我皆知相父澡身浴德,非常人也,所求者亦乃還復舊都以報先帝知遇也。我知子瑾問及此些,乃欲諫言自身之見解耳!不必忌諱,直言即可。”
“諾!劉君,恕我直言。”
鄭璞頷首應聲,“竊以為,欲賜丞相加九錫,於劉君而言固然乃好意。然而此舉於丞相而言非殊榮,乃是添丞相之擾也!”
“嗯?”
聞言,天子挑眉作鼻音。
而鄭璞沒等天子發問,便徑直道出緣由,“昔丞相開府治事、並宮中府中為一體,事無鉅細皆躬親;而今推政於眾,居漢中別宅靜養。還請劉君自作思,以丞相盡忠之心,若非身體委實難堪重負,焉能不效股肱之力邪?且劉君既知丞相不圖名利、不求權柄、不謀子孫計,亦必知丞相斷然不會受加九錫之殊。如此,劉君若強之,乃令丞相徒增煩惱,難安心靜養也!再者.......”
言至此,鄭璞猛然扼住了話語。
蓋因此時的天子劉禪,已然側頭眺望著漢中郡的方向,滿目的追思。
他與丞相已然許久未謀面了。
在他記憶中的丞相身體狀況,仍舊停留在率師北駐漢中籌備北伐時的康健之時。
持續了好一陣的沉默。
天子回過神,聲音略顯低沉的發問道,“子瑾,相父如今身體狀況如何?”
“回劉君,丞相尚好。”
鄭璞的聲音亦然很低,“我歸來成都,途徑漢中時曾拜見丞相。丞相雖鬚髮皆白、身軀瘦削,然精神尚好;且今北伐順利與得享天倫之樂,丞相不復昔日夙夜憂嘆矣。不過,去歲冬末嚴寒,令丞相腿疾愈篤,即使春來轉暖,行百步外亦需拄杖、五百步外需乘素輿。”
“唉.......”
當即,天子忍不住一記長聲嘆息。
又是一陣沉默後,他才收起了悵然之色,緩聲問道,“子瑾續言之,再者何也?”
“諾。”
鄭璞拱手,朗聲而應,“再者,璞斗膽放肆,敢問劉君,有漢以來加九錫者,孰人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