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勺陂(第2/3頁)
章節報錯
曰:
“你督兵趕至,若死力保勺陂不失,我親自上表雒陽為你請功!但勺陂若失,我將以救援不力並君前罪追責,依律斬之!你父輩功勳亦弗能救!”
對,那牙門將犯了軍律,已被參奏,將免職遣歸去雒陽。
至於他有父輩恩澤嘛......
乃因他是魏武曹操早年部將文稷之子,文欽。
字仲若,為人果敢勇猛、膽略超群,但卻剛暴無禮、傲慢犯上,屢屢觸犯軍律。
滿寵乃天下聞名的酷吏,就連出身四世三公的楊彪都曾被他下獄拷打過,如今聲稱救援不力將斬之,亦令文欽慄然。況且,早年他牽連入“魏諷案”當論罪處死,那時魏武曹操就唸及文稷舊日功勳赦免過他一次了、父輩恩澤已然無存了。
事關前程與性命,他自是不敢翫忽。
領命後不顧此時汝水與淮水已然大漲、水流湍急,下令舟船全速前進,在翻覆了四隻小舟、令近五百士卒餵了魚鱉後,愣是僅用了一個晝夜便趕到了勺陂。
雖然有視士卒性命如草芥之嫌,但從淮南戰局而言,他此舉不亞於及時雨。
卻說,諸葛恪與陳表從六安縣斜插至勺陂後,便依著“掩其不備”的兵法精髓,當即便對魏軍的水軍營寨發起了進攻。
一開始頗為順利。
魏水軍雖已然遠遠瞧見了吳軍的來襲,但倉促之間無法聚攏兵卒各司其事,且因有合肥城抵禦在前的干係,水寨的守備並不森嚴,故而無法阻止吳軍衝入水寨四處縱火焚燒戰船。
但那水軍督將卻也十分果決。
當即便令士卒將一些走舸點燃充塞在水寨塢口,以此來減緩吳軍的突入。
此舉不僅贏得了士卒列陣迎敵時間,且還讓後方的樓船、艨衝、大舡與鬥艦等皆趁機轉去了入淮口,避免被戰火殃及。
而且水畔的泥濘道路,也稍微牽制了吳軍的進攻速度,為魏軍贏得了不少時間。
魏軍在付出戰船被焚燬十之三四、水寨外圍皆被破壞殆盡後,終於穩住了陣腳,守在內營存放糧秣輜重處,寸步不讓的與吳軍鏖戰。
拼殺了小半個時辰,雙方仍是勢均力敵,勝負難明。
哪怕是丁奉在擊潰成德戍守點的魏軍後趕來助戰,亦無法讓勝負明朗化。
沒辦法,騎兵無法衝擊水寨,丁奉抵達的坐擁,僅僅是鼓舞吳軍計程車氣而已。
恰好此時,文欽也趕到了。
遠遠瞧見勺陂水寨火光沖天的他,乃下令讓半數士卒們棄船上岸,水陸並進,皆金鼓大作,鼓譟而前,佯作豫州與壽春兩路援軍皆至的假象。
故而,被委任為主將的諸葛恪見了,心中便有了退意。
非是他吝嗇麾下士卒的喪損,抑或是見魏有援兵至便心生膽怯。
而是士卒不堪久戰。
雖說,丹陽兵素以悍勇著稱,直屬孫權的解煩兵亦軍械精良、戰力超群,但他們終究是一路倍道長驅而來的,疲憊在所難免。
甫一短兵相接時,尚且能奮勇直前、銳意十足。
然而,隨著戰事陷入僵持,士卒疲憊的劣勢將會慢慢變大、甚至能左右勝負。
既然魏軍援兵已至、再戰亦無利,還不如暫且罷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