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勺陂(第1/3頁)
章節報錯
江東的陰襲雖隱蔽且動作迅捷,但也無法瞞過魏國太久。
當取道六安縣的諸葛恪與陳表兩部兵馬行軍至勺陂,開始進攻魏軍水寨時,不管是壽春城內徵東將軍王陵與揚州刺史孫禮,還是遠在豫州的太尉滿寵都得到了訊息。
其中,壽春得悉訊息更快一些。
勺陂與成德縣幾乎挨著。
成德縣守備見勺陂被吳軍突襲,當即派遣信使去壽春且引兵出城,打算與水寨的魏軍一併卻敵。不料,他剛出城門便被早就蟄伏在側的丁奉以騎兵一舉擊敗,讓軍情傳訊與潰兵幾乎同時入壽春城內。
王陵與孫禮得報,大驚。
倒不是如今的壽春城內無兵可用。
作為淮南戰場的後方重鎮,壽春城糧秣輜重充足、常駐著萬餘精兵,且在淮水北岸還有駐紮著兩千騎兵。
真正令他們傷神的,乃是成德縣的失守。
成德戍守點與勺陂水軍營寨乃是相互依存、互為犄角的干係。
若失其一,另一將腹背受敵。
從地理的角度出發,魏國淮南戰線是不能失去勺陂的!
一來,勺陂沿一帶在夏侯惇督領淮南時,便已然開闢了許多軍屯了,將近半數的淮南駐軍所食糧秣皆賴此而出。
另一,則是勺陂可容許多戰船,且連通淮水。
一旦勺陂被江東所奪、成為吳水師的落營地,彼精銳水軍便可在淮水往來自如、橫斷南北,將雒陽與兗豫二州的援軍阻擋在淮北。
亦無須質疑,江東水軍能否短時間內從大江轉來勺陂。
蓋因昔日魏國開始經營淮南後,魏武曹操為了將壽春與合肥連成一體協防,便依著東淝水河谷鑿運河連通南淝水,令兩地駐軍可在極短的時間內順暢往來。而當年魏國開勺陂練水軍時,不僅引淮水,亦引了東淝水注入........
更令王陵與孫禮無奈的是,此時正值秋收,城內近半士卒在輪休或外出運糧了。
且淮北的兩千騎兵亦無法及時調來。
壽春城外周邊水網密佈、沼澤遍地,如今正是雨季令道路泥濘不堪,騎兵無法急行軍。
又或者說,江東此番陰襲的時機,把控得太好了!
不過,無論如何,王陵亦不會坐視勺陂失守。
二人商議一番後,乃將城內五千精兵悉數歸孫禮督領趕去救援勺陂,而王陵則是傳令各方將散落在城外的將士召回來,做好守城的準備。
至於合肥城的安危,他們都沒有兼顧。
既然江東兵馬都殺到成德戍守點了,合肥城必然早就被圍困而攻。
合肥城小而堅,若是戍守兵將抵禦得當,固守月餘時日不在話下,無須他們前去救援;而若守備不當被攻破,他們此時再遣兵去亦於事無補。
無獨有偶。
晚些得悉軍情的滿寵,也做出了與他們同樣的排程。
一直斷定淮南防線不可鬆懈的滿寵,雖然被詔令移師屯在汝南郡安城了,但也密切關注著揚州的軍情,且準備了不少舟船,以備能淮南有變時能及時趕至。
是故,當警戒在六安縣的魏軍傳遞來訊息,他當即便以本部三千精銳為前驅,自引大軍在後,沿著汝水入淮水馳援勺陂而來。
臨行時,還對督前驅的牙門將威逼利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