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因吳氏過門不過數月,便被司馬師以無德為由黜了!且朝黜之,夕便轉去與關東高門、官宦世家的泰山羊氏商議聯姻了!

如此行徑,少小長在雒陽、周旋於帝胄權貴中的夏侯玄焉能不知所然?

司馬師黜吳氏, 哪是因鄙其無德啊~~

分明是迎娶了吳氏後,才發現原本頗有權勢的吳家(吳質已死)早就日薄西山、無法裨益司馬家了, 故而將之拋棄轉去尋泰山羊家。

是故,如今的夏侯玄對吳氏感同身受。

覺得自家如同吳家一般,因為權勢遠遠落後於司馬家而被拋棄,故而司馬懿才不留半分情面的處置他。

憤慨之心,難以言表。

自然,他亦知道忿怒改變不了事實。

失兵權後的無所事事時,他便思得了自救之策:上表雒陽,以罪責一己當之,求免長安守備之職。

算是以退為進吧。

反正兵權被奪,他已然名不其實了。

與其等雒陽廟堂依律追責,還不如先自請罪責。

如此,天子曹叡與雒陽袞袞諸公會暗嘉他為司馬懿、王昶擔責之心,且會念及夏侯尚與曹真的過往功績,對他從輕發落。

事實上,他賭對了。

有了袞袞諸公的諫勸,曹叡雖素不喜他,但還是讓他以散騎黃門侍郎的官職歸雒陽。

散騎黃門侍郎,乃是夏侯玄承父輩恩澤出仕的第一個官職。

亦是說,曹叡乃是將先前的不喜與曹真臨終感慨的情分皆做廢,給予了他重新以譙沛元勳之後的身份踏上仕途的機會。

對此,夏侯玄了然在胸。

且激勵自己日後當勤勉篤行,不僅是為了不負天子寬容之恩與再復父輩聲譽,更為了有朝一日能有機會向司馬家討回公道!

是故,在臨赴雒陽前,他也終於有心情去見一個人了。

少小知名的他,不乏仰慕者。

更不乏俊才慕名而來,求以身託付者。

在長安期間,他的門下因常在市井中問民情,故而得識了一冀州寒門士人。

隨著二人相處時日漸長,他門下亦覺得那寒門乃俊才,因此尋了機會將之舉於他前。

只不過,先前事務煩身且因失兵權而意難平,他並沒有召見;如今既然將離長安,便召見一番吧。

若果乃俊才,不妨引入門下,為自身的仕途裨益。

其人名喚著石苞,冀州渤海人。

容貌姣美,見識不凡,頗有名聲,但因出身微末,忝為小吏,鬱郁不得志,嘗販鐵為生。

後值雒陽廟堂決策遷徙冀州黎庶以實關中三輔,石苞為求機遇便景從,被劃籍入京兆尹,官府以他前歷,授市井小吏如故。

懷才不遇、求仕無門的石苞,無奈之下唯有繼續在長安城內販鐵、求揚名候際遇。

因而才得識了夏侯玄的門下。

被招至,夏侯玄甫一見之,便心生歡喜。

問時策,石苞對答如流、見知灼然,但夏侯玄卻不知為何半途拂袖離席。且責引薦的門下,曰:“我門當迎四海英雄,焉能引販鐵舍兒入見!”

竟當面辱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