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條通往黃泉的道路。

李嚴所督領的中軍退出步道後,也沒有時間組織士卒結陣抵禦。

銜尾在後的郭淮在大勝下,銳氣大盛,猶如一支報飲長風的箭矢,以雷霆之勢洞穿了李嚴的陣列。

讓漢軍繼續一潰千里。

萬幸,督領後軍姜維就在五里後。

押運輜重與糧秣的他,聽到前方喊殺聲大盛時,便勒令士卒拋下輜重列陣緩緩向前。

也救了李嚴一命。

郭淮的領軍追擊,一直是盯著中軍大纛追來的。

待見到姜維領著軍容森嚴計程車卒逼近時,便以人數太少而無法再次擊潰漢軍為由,領軍沿著步道歸去了。

本來,他也沒有趁機奪回西平郡的打算。

漢軍的高翔部,一直鎮守在大夏縣。

郭淮若是領軍進入西平郡了,必不可免被截斷歸路。

再者,魏國堅守在金城郡內的兵馬並不多,一旦他領軍出去了,榆中縣桑園峽外的魏延部得知訊息了,也必然會強攻!

設謀伏擊,乃是想以一場勝利,為堅守金城郡激勵其魏軍士卒計程車氣而已。

以及威懾涼州豪右與羌胡部落不敢有異心罷了。

若是貪功,豈不是前功盡棄?

退一步而言,以此戰漢軍的死傷,今歲之內不會來犯邊了。

的確,大漢今歲之內,都不會再動刀兵。

丞相諸葛亮知道戰果後,便讓準備去攻打武威郡祖歷縣的鄭璞與關興部撤了回來,還勒令魏延部不得擅動。

因為李嚴的決策失誤,漢軍戰損近萬人,且都是精銳!

對地小兵寡的大漢而言,已然是傷筋動骨。

再者,若是想進攻金城郡,西平郡必然是主攻的方向。

兵剛失利之時,不管是兵卒休整與安撫湟水河谷的種羌部落,還是調整將率的職責,都需要時間。

已然升遷為左將軍的吳壹,領本部進入了西平郡,接替李嚴成為了西路大軍的督將。

李嚴歸去漢中了。

主動歸去的。

他領著敗軍歸來後,親自手刃了柯吾的長子,讓姜維與廖化安撫士卒黎庶,便帶著扈從倍道歸去了漢中。

不僅是他無顏再留在西平郡。

更因為他將大漢北伐的底蘊給傷了。

不管大漢未來能否恢復元氣,他都不會再有機會領軍,也沒有將士願意在他麾下死力了。

這點他自己心知肚明。

只不過,如何追究他的罪責,丞相諸葛亮還沒有上表朝廷。

對於丞相而言,不管對李嚴如何追責,都無法彌補心中的遺憾。

衛將軍趙雲與宿將陳式的病故,本就讓丞相傷感著大漢將率的青黃不接,也正厲兵秣馬著想加速北伐的程序。

但李嚴的戰敗,卻將他的冀望碾滅了。

或許,我亦無有機會看到大漢入主關中乎?

只是,我身故之後,孰人可肩扛克復中原的旌旗?

屆時,仰慕先帝恩義而效命的臣子皆故去,孰人還能讓大漢朝廷各方勢力,皆竭誠為北伐逆魏效力?

漢中丞相別署內,夜夜燈火都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