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巧妙(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話甫一落下,眾人皆陷入了許久的死寂。
因為巴蜀如今已然民力瀕臨枯竭,如若再加賦徵糧,便是窮兵黷武的涸澤而漁了,亦是將朝廷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仁德恤民的形象給親手毀了。
至少,先前譙周宣傳的逆魏暴戾苛政,是無法再宣之於口的。
“呵,為今未至增賦之時,且不做此議。”
見眾人皆不作聲,丞相便擱筆於案,緩聲寬解道,“龔襲,且再說說江東世家近日購置戰馬如何了。”
“諾。”
身居末席的參軍董厥連忙領命,朗聲說道,“先前自鄭軍師出使歸來後,江東豪族受吳大將軍幼子諸葛叔長牽線,每月購置戰馬二百餘匹。然而自去歲仲冬十一月以來,銳減為每月四五十匹,且多為購入作價低廉的騎乘馬。緣由不知是因暮冬轉運不便,抑或江東民間之糧皆被募購為軍糧了。”
“嗯.......”
對此,丞相略作鼻音以應。
因為丞相知道具體緣由:他已經接到了兄長諸葛瑾的私信了。
亦知道了孫權正在大舉綢繆今歲的用兵中。那些江東世家被利益所驅影從者無數,故而暫時也沒有多少餘糧可購置大量戰馬。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大漢而言仍舊是個壞訊息。
不過,董厥接下來說的,終於令眾人得以稍緩心懷,“稟丞相,成都相府前些日傳來訊息,聲稱從荊南換來的生絲已然抵達巴郡,且數量極多。各郡縣蜀錦作坊的織工已然就位,至多兩個月後,便可復供絲路貿易。”
荊南之地山脈連橫,許多矮丘緩坡不宜開闢稻田,卻是極容易種植桑麻。
故而荊南年年皆有生絲積累,在冬季時節被商賈轉售他方。以蜀錦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巴蜀之地,便是最大的購入者。
亦是說兩個月後,朝廷可用這些蜀錦去換來涼州羌胡部落的牛羊,供士卒食用或轉給世家豪族作換糧秣。
或多或少,能裨補軍糧一二罷。
“甚好。”
舒展笑顏的丞相頷首,亦不忘囑咐了一聲,“此事龔襲多費些心思,囑言成都那邊加速蜀錦產出,可省卻一日便是一日。”
言罷,不等董厥領命,便又將目光落在宗預身上。
虎步軍統領孟琰駐軍在阿陽城一帶,趕不及與議,在職中軍且駐軍在冀縣參與相府事務的宗預便代勞稟事了。
早有所備的他,亦不怠慢,連忙拱手出聲。
“丞相,因去歲河西盧水支流戰事大捷,故而我軍以為逆魏不會倉促來犯,且又因那時正值歲末無事,以至軍中輪休歸去的將士極多。今在隴右各部,除去各地戍守兵馬外,唯有中軍一萬八千將士可出征。如若以郵驛傳信召集歸去各地的戎卒復值,還需月餘時日方能盡數歸行伍。”
唉,又是一個不好的訊息。
不得不說,魏國此番從幷州兀然進軍來犯,不管是戰略目的還是進軍時機都很拿捏得很巧妙。
令漢軍一時間陷入了被動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