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言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宗預所言的,扣除駐守各地的兵馬外,可往鸇陰城塞救援的將士有一萬八千人已然是極為樂觀了。
因為現今逆魏的關中大軍還動靜未明。
不必說魏雍涼都督司馬懿必然會策應著進軍,但具體是進軍漢中郡、武都郡抑或隴右,無人膽敢輕易斷言。抑或者說,彼司馬懿乃是待時而動,且看漢軍隴右兵出多少往鸇陰城塞再決策主攻何處罷。
故而屯兵在隴右的中軍必然要預留兵馬,做好馳援的準備。
不然,但凡有一處防備薄弱,被魏軍洞悉虛實而攻陷,那便猶如昔日“吳起嘆泣於西河、樂毅遺恨於垂成”般,近十年的北伐之功盡毀於一旦了。
因此,在宗預話語甫一落下,素來老成謀國的向朗不等丞相問及,便指出了此中需注意之處,且還繼續道出了另一個不利因素。
“丞相,再過兩個月便是春耕時節,屆時恐我軍已然悉數全動矣,亦會誤了軍屯之時。現今若不思及如何彌補軍出後募勞力耕種軍屯之田,今歲秋收必然不豐。如此,且不說將導致翌歲隴右與涼州糧秣困頓之憂,恐今歲歲末便會迎來青黃不接矣!”
言至此,他略作停頓,看了姚伷一眼才繼續說道,“方才子緒言或需朝廷加賦徵糧以供軍用,但軍屯勞力不思慮妥當,屆時即使加賦增糧亦難濟於時了。依我之見,既然蜀錦兩個月後可產出,不若饒出些許作資財,募隴西抑或湟水河谷的種羌部落的族眾前來幫傭春耕。如此,我軍只需與逆魏相持至秋收,便可堪長久作戰矣。”
“巨達所言甚善。”
聞言,丞相含笑捋胡,衝著向朗頷首,“我軍糧秣多賴軍屯所出,春耕斷不可耽誤。此事既然巨達已思慮妥當,便依言酌情推行罷。”
“諾。”
向朗輕輕頷首,且還離席作別,“丞相,我軍大致情況已然說罷,事態緊急,我等且先下去排程備戰諸事。”
他不愧是人老成精。
知道接下來丞相就要問及馬謖與鄭璞如何排程兵馬之事,故而尋了個由頭,很識趣的帶著姚伷、董厥等人一併告退了。
雖說,軍議之事理應群策群力,他們是無需避席的。
但向朗知道鄭璞多謀善斷,籌畫常有出人意料的奇謀,故而覺得還是避開了好。
奇謀嘛,人多口雜乃是大忌。
反在策算這方面,他們真沒什麼置喙的餘地。
“呵呵~~”
丞相見狀,不由莞爾而笑,亦不做挽留,“也罷,爾等且先下去排程吧。”
待偌大的議事堂僅剩下三人時,氣氛便變得沉重壓抑了起來,令人倍感春寒的料峭。
無他,方才向朗等人梳理漢軍現狀以及對時局的拾遺裨厥時,亦是將戰事的難度增加了不少——幾乎是以糧秣軍輜、不可傷及隴右根基等諸多理由,將救援鸇陰城塞的兵力限制得死死的。
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
逆魏的忽如其來,以困點打援之勢,讓漢軍陷入無比被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