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將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今的西北局勢,用“角抵”來形容最是恰當不過了。
在魏國以更多的兵力與糧秣抵消了地利劣勢、呈現勢均力敵局面之後,再度將烏桓突騎轉來西北,丞相如果不想見到鸇陰城塞易主的話,唯有繼續投入兵馬來戰。
這便是他在書信中,問費禕涼州還能再徵調多少兵馬與糧秣的緣由。
在魏國關中主力還在待機而動時,大漢隴右的中軍亦不能擅動,以免被魏雍涼都督司馬懿尋到防線的薄弱之處。
對!
若再遣兵救援鸇陰城塞,唯有從涼州調遣兵馬。
在先前得悉魏以郭淮、胡遵與鄧艾增兵夏侯儒部,共同攻打鸇陰後,丞相的應對乃是打算以驍騎將軍趙广部轉去河西歸魏延節制,抵消魏國兵力更眾的劣勢。
然而烏桓突騎即將到來的訊息,打亂丞相的部署。
因為沒有人膽敢斷言,如若司馬懿得知趙广部離開隴右了,是否會再效仿昔日曹真的排程,以烏桓突騎入擾隴右、親帥大軍出高平城圍困祖歷縣。到了那時候,大漢面臨的危機,不僅是鸇陰被困,就連隴右都要戰火連綿了。
“子瑾,我前日已然回信與丞相。”
見鄭璞看罷書信後,久久沉吟不語,費禕便低聲說道,“前番魏將軍督兵趕赴救援,除了本部兵馬之外,尚有金城太守張伯恭部與張文容督領的西平郡之兵。現若再調遣兵馬,我自思數日,至多僅能拼湊出七千將士。”
“竟能復調七千將士!文偉兄實乃大才也!”
聞言,鄭璞從思緒中醒來,詫然而言,“然而,據我所知河西兵馬何來如此之多?不知兄乃是綢繆的,還請不吝明言。”
“子瑾謬讚了。”
費禕莞爾而笑,擺了擺手,“我無非是東拼西湊、竭盡所有罷了。”
原來他是打算將敦煌太守廖化部的三千兵馬、正從居延屬國押解南匈奴右部俘虜歸來張掖郡的傅僉部千餘人、在武威郡守備的閻宇部的千餘人,再從張掖郡出郡兵千餘人歸徐質督領,強行拼湊出來的七千將士了。
可以說,除了在宣威城守禦南匈奴左部劉豹的州泰部、在撲擐縣守備充當河西前哨的蔣舒部外,他算是將河西的守備盡數徵調了。
因為李球部要趕赴敦煌,接替廖化鎮守玉門與陽關。
至於酒泉郡為何不能調兵嘛.......
先前魏太守黃華私心太重、將無數黎庶徵調入伍與漢軍作戰,以致百姓喪亂太多、縣邑不安,不可調離駐軍。
且原先在酒泉郡的馬岱部已然進發了。
大致說罷,費禕緊接著說道,“今子瑾在河西署公,丞相若再遣援兵,必以子瑾為督。而廖元儉等部兵馬集聚在姑臧縣至多一月時日,子瑾督各郡縣建立弓箭社之事,務必要儘早完善。”
“原來如此。”
聽罷,鄭璞輕輕頷首,拱手做謝,“多謝文偉兄提醒。組建弓箭社之事,我數日後再往一趟酒泉郡便歸。”旋即,面色更加詫異的再度發問,“若能復調七千將士前去與魏將軍合兵,定能保鸇陰城塞不失。然而,糧秣何來?以河西之地,如何能供兩萬步騎經年作戰?”
確實,河西供應不起。
僅是魏延的萬餘人與馬岱、姜維合計近五千騎卒,就已經讓涼州捉襟見肘了。
如何能有多餘糧秣再供七千將士出征!
這次,費禕沒有當即回答。
而是將側頭別開,將目光投去公署外的夕陽餘暉。
許久之後,才悵然而道,“若丞相允之,我便將讓河西各家豪右先出糧,待秋收入庫後再償還。”
這是要想豪右借貸、寅吃卯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