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飲鴆(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者,丞相此舉亦是為了有備無患。
逆魏雍涼都督司馬懿在關中廣開溝渠與屯田大熟、別遣近萬將士在賀蘭山以南屯田的訊息,漢軍斥候早就探知了。
亦是說,逆魏擁有充足的糧秣之下,今歲大舉來犯絕不會輕易罷兵歸去。
大漢上下皆不敢斷言這場戰事將要持續多久。
或許,持續到明歲也未必!
莫看在免了五百匹戰馬作換糧秣的利驅下,孫吳已然作國書來聲稱夏四月必然會出兵伐魏,但丞相不會將逆魏罷兵的冀望寄託在孫權身上。
不管是謹慎使然,還是過往事實令人不敢冀望。
春耕、夏耘與秋收,皆需要大量勞力。
大漢如果不緩解勞力不足的困頓,未來戰事陷入被動的局面,將會反覆上演。
故而,丞相哪怕明知作賣騎卒的備用戰馬乃是飲鴆止渴,但也唯有忍痛推行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
“呵~~”
心志極為堅韌的丞相,少時便隱去了憂態,輕笑了聲,“子瑾莫作愁念。以朝廷現今局勢,兵出關中尚需數年蓄力之功,募騎卒擴建騎兵亦不急於一時。戰馬作賣了,可有充足時日再繁衍。如若能換來充足勞力,以河西六畜繁盛之地,我軍何愁無戰馬邪!”
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奈下,也唯有如此寬慰自身了。
“丞相所言極是。”
鄭璞亦露出笑顏附和,但繼而之言卻是相悖的,“不過,璞竊以為,以戰馬作換交州勞力,不宜訴於國事,但可令民間商賈推行或更佳。且此番作賣的戰馬,當以四五百之數為上,過則猶不及。”
僅四五百匹啊~~~
眉毛微不可見的蹙了下,丞相略捋胡片刻,才催聲道,“子瑾可詳言之。”
“諾。”
鄭璞依禮而應,朗聲而回,“丞相,璞之思有二。”
“一者,乃是自古物以稀為貴。去歲我國已然作賣數千戰馬與江東,若現今再大肆作賣,必然導致作價廉賤。賣多而利薄、賣寡而利厚,與我國而言幾無異也,故而無須多損我大漢的戰馬儲備。”
“另一則是不利於我國征伐積穀。江東多山澤,雨水充沛,難為牧馬之地。彼吳主孫仲謀若有開疆闢土之志,唯有連頻從我大漢購置戰馬。故而我國切不可令江東戰馬充足,恐其不復以糧秣作換也。”
“想必丞相亦知,未來數年之內,我國軍爭糧秣仍不免捉襟見肘之困,推行民間商賈以戰馬換取江東豪族糧秣,依舊勢在必行,故而不可多賣也。再者,即使如願與江東將交州勞力換來隴右,尚有千里遷徙、起屋宅安頓、恩服其心、畫田教耕等瑣碎耗費時日,非數年之功不可見成效。”
言至此,鄭璞歉然垂首拱手,“故而,璞自衡量利弊,竊以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但可授意民間緩緩推行為佳。”
丞相聽罷,一時默然。
因為鄭璞所言的利弊得失,他早就在心中反覆權衡過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