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拾遺(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天時飄渺不定,地利與人和皆不在魏國這邊,如何能擅動大軍與之戰呢?
是故,他但且諫言令曹叡暫緩出兵之意,好讓淮右與荊襄得以安穩,以備屆時魏國在西北戰事不順而賊吳復來入寇,雒陽無兵來援。
似是在驗證滿寵的斷言般,在三日內荊州的軍情告急紛至沓來。
言孫吳原本圍困江夏的陸遜與諸葛瑾部,在孫權領軍至後,便移師來朱然所設的營寨中,就當魏國荊襄各將率皆以為他們的意圖乃是遏制南陽駐軍、襄陽守備馳援江夏時,朱然督領萬餘人倍道兼行,西去驟襲柤中的夷王梅敷。
無有防備之下,倉促迎戰的梅敷慘敗,臨陣僅以身免。
朱然急追之,令梅敷不敢歸部落,而是往去襄陽城求魏國發兵來救。
但待到襄陽城得悉訊息、商議決策、上下整軍來救時,朱然部已將萬餘戶荊蠻虜掠得十之七八歸去了。且是分出三千士卒護俘虜輜重歸,自身督八千餘將士殿後緩緩而歸,令魏國不敢追擊。
並非是魏國將率膽略不足,亦非朱然名聲之勝令敵不敢迫之。
而是朱然乃是緩緩往陸遜駐守之處而去的,他們若是貿然追擊而戰,萬一陸遜早就領軍伏於道側呢?
伴著孫權親自督軍趕來荊州,吳國兵力已然比魏國更眾。
他們若是被伏擊喪兵無數,恐會被吳郡銜尾追擊入襄陽城來。屆時,被圍困的便不是石陽城而乃襄陽了!
恰好,此時正從宛城督軍趕來的王昶,還先遣人傳來將令。
各部將率擅自出戰者,斬!
蓋因王昶還得蔪春郡的告急求援:吳衛將軍全琮督軍約莫四萬,西出廬江郡來攻,意圖破蔪春而與孫權會軍於江夏。
如此算來,孫吳此番出兵荊襄,已然近十萬之眾矣!
兵寡的王昶,在雒陽中軍未至之前,安敢讓各部將率貿然出城迎戰?
而諸多軍情匯聚至淮右後,曹叡當即愕然。
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先前聞救兵至便倉皇而逃的賊子孫權,此番有如此大的魄力——竟膽敢在陸上排兵佈陣,將欲與魏國鏖戰!
是的,鏖戰。
朱然擄掠夷王梅敷無數族眾與資財得手罷,竟依舊轉軍去與陸遜合兵,遏道斷絕魏國馳援江夏郡;彼孫權依舊困守石陽城如故。
若非滿寵諫言他不復行舊議決策,恐他此時已然將半數雒陽中軍深入廬江,耽誤救援荊襄之事了!
“卿推演所斷,幾無差也!”
令驍騎將軍秦朗引兩萬中軍先行趕往荊州安人心後,曹叡執著滿寵之手感慨不已。
亦不待滿寵謙虛推言,便繼續問道,“卿鎮守淮揚之地,朕可無憂,故而意在三日後督後軍趕赴荊州。臨行,不知卿可有良策與教?”
“老臣不敢當陛下與教之言。”
聞言,滿寵連忙謙言,亦不假思索便回道,“彼賊吳皆鼠輩耳!陛下親至則必喪膽遠遁,老臣安復有言哉!但以二事多言,或可為陛下拾遺。一者,乃需增兵上庸必備逆蜀出兵;二者,乃卻賊吳前,關中兵伐逆蜀當度時而慎,免陷傾國而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