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裨補(第2/2頁)
章節報錯
後,先帝劉備應邀劉璋入蜀地抵禦張魯,魏時任別督樂進尋到機會,與江夏太守文聘併力攻破關羽軍於尋口(史稱青泥之戰),再度乘勝攻打江陵附近的臨沮與旌陽二縣,皆拔之。
兵威盛於一時,令南郡諸郡山谷蠻夷震怖,皆遣使者詣樂進而降。
柤中夷王梅敷亦然,從此時伊始依附於魏國。
再後,樂進被調遣往合肥駐守,曹仁鎮守荊州,以兵寡難守禦與襄陽以南各縣幾乎黎庶為由,將臨沮與旌陽縣皆棄之。
故而此時的柤中之地,僅是夷王梅敷自守而已。
若是依著方才陸遜所言,他與諸葛瑾引兵去遏襄陽戍守兵馬,令朱然部出其不意的奔襲柤中之地,夷王梅敷無有魏國援兵之下,必然被吳國所禽,盡徙其民、盡擄其資而歸。
如此作籌謀,深諳軍無利不出的征伐之道,將吳國的損耗降到了最低,避免喪兵太多而令江東動盪,如何不令孫權喜逐顏開?
不過,他終究為人君許久了。
哪怕在喜悅之餘,亦不會忘了激勵臣子死力的帝王心術。
“伯言許久未歸吳地了。”
收起笑顏,孫權和顏悅色,捋胡殷殷而謂之,“此番歸來,便勻出數日時間與家人宗族共聚一番吧。尤其是公紀長子,伯言多疏導幾句。”
嗯?
瞬息間,陸遜眼眸裡閃過一縷精光。
公紀,乃是已經亡故的陸績,其長子乃陸宏,時任會稽南部都尉,亦是吳郡陸氏的族長。對,陸遜雖功顯於世、支撐著陸家門楣,但他並非嫡支。
如今陸宏被孫權提及,陸遜不由心頭泛起,其或有犯法之事被有司表於孫權了。
此亦不為奇。
顧、陸、朱與張乃吳四姓,世代豪貴,宗族子弟眾多,良莠不齊在所難免,偶有仗家世行為不端更是難免。
然而,陸宏頗有父風,品行純良且醉心於經學,何來犯法之事呢?
“臣愚鈍,難悟陛下之意。”
心思百碾的陸遜,離席行禮發問道,“不知臣從弟宏,可是有犯事之舉?若果然,臣歸家後定嚴令申責之,必不令其誤事!”
“哈哈哈~~~”
聞言,孫權大笑,乃擺了擺手,“伯言何出此辭邪?江東陸氏,當世名門也!家聲斐然,積善累德,何來犯事之說?朕之意,乃是欲轉他為廬江太守。廬江在江北,鄰逆魏邊界,是故讓伯言督教他幾句守禦之道罷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