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居塞石頭山之西,最早是以先零種羌為首的羌人棲居地。

但因先前他們與治無戴、白虎文趁著漢魏在西平郡大戰時,共同襲擊了烏亭逆水河谷諸縣,被戰後追責。

那時,夏侯儒以將軍郝昭督領龐會等人,先以萬餘人大破諸羌聯軍,後又追至石頭山之西迫降,收青壯為卒,皆遷婦孺入金城郡屯田,故而此地成為人煙罕至的荒野。

如今,三萬有餘的漢軍藏身其中。

之所以有如此多兵力,緣由有二。

一者,乃是鸇陰城塞如今僅留了柳隱兩千蜑獽軍駐守,張苞與閻宇本部都隨來了此地,再加上鄭璞的本部,幾乎彌補了分出馬岱、龐宏與護羌營騎卒的兵力。

另一緣由,則是鄭璞與魏延將瞞天過海之謀上稟給丞相諸葛亮後,丞相為了“一戰定河西”萬無一失,還抽調來了援軍。

分別是駐守在西平郡的廖化部與隴西郡的王平部,合兵有六千將士。

他們二人先前的職責,皆是防備魏軍從四望峽兵出擾民。

今魏延大兵臨金城,魏軍自然不敢有兵出之念,僅依靠兩郡的郡兵就足以安民了,無需讓廖王兩部繼續戍守。

他們領軍至,還帶來了各地駐軍的最新訊息。

駐軍在漢中郡、剛轉遷為後將軍的鄧芝,前不久被調往永安任職了。

蓋因一直鎮守永安的徵西將軍陳到,今歲以來幾度病重,難理事。自知壽難久,便上表成都,求朝廷委任一副職,過渡兵事與職權,有備無患,以免身故突然而令國門有失。

那時朝廷諸公與議,皆意屬接替李嚴駐軍在江州的鎮南將軍輔匡。

然而,輔匡也已年邁了,近些年小病不斷、狀況堪憂。

宿將無幾之下,迫不得已的丞相,唯有從北伐諸將中物色人選。

曾出使江東締造漢吳互聘共盟、備受孫權敬重的鄧芝,自然就成為了不二之選。

亦是說,丞相調遣廖化與王平領軍參戰,也是想讓他們多歷戰事,冀望能彌補大漢宿將凋零之缺。

這也成為了,鄭璞對河西聯軍死力攻打關興營寨望眼欲穿的緣由之一。

廖化與王平部都是從枝陽步道潛行而來的,為了行軍迅速與隱秘,他們並沒有推著輜車轉運糧秣,皆是以士卒人負十日之糧。

軍中士卒,食量本就很大。

驟然多了六千將士,令鄭璞每日都看著糧秣驟減而心切不已。

已然是初冬十月中旬了,若是再過半個月,在糧秣耗盡之下,哪怕鄭璞再心有不甘也要率兵出戰,將瞞天過海之謀變成笑談了。

畢竟,逆魏賈栩若是沒有兵力悉數摧壓在關興的營寨,漢軍出動之時定會被發覺,也會有充足的時間排程兵馬避戰——漢軍主力出現在令居塞,他緩解金城郡被困壓力的目的,就是達成了。

無需質疑河西聯軍能否走脫。

三萬聯軍之中,騎卒達一萬六千的步騎比率,想避戰易如反掌。

甚至,若他排程得當的話,還能讓雙方戰成旗鼓相當的局面。

《六韜》犬韜有云:“十騎敗百人,百騎走千人。”

在荒野上以步戰騎,天然處於劣勢。

皆是步卒的漢軍,在無有營寨、車陣庇護下長驅追擊,賈栩完全可以用騎兵強大的機動力將漢軍分割、逐一絞殺。

在萬馬奔騰的聲勢面前,漢軍多多少少也要付出些許傷亡才能穩住戰陣。

而且,在枝陽牽制金城魏軍的魏延,臨分兵時還將虎符交予了鄭璞手上,令各部將率皆要聽令於鄭璞。

也就是說,此番是鄭璞首次節制三萬大軍作戰。

如履薄冰之艱,可想而知。

對此,受魏延將令為他協調各部將率的費禕,也看出了他的心切而私下寬慰。

曰:“子瑾不必過於執迷。自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上本無萬全之策。若彼賊賈栩不中計攻安國營寨,以我軍將士精銳與死戰之心,正面與戰,勝之亦不難。”

鄭璞自是執禮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