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遮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盛夏的原野上,入眼都是蔥蘢而熱情的綠意。
花草樹木點綴在湛藍的天穹中,伴隨著微風劃過的軌跡,招搖著生命的驕傲與倔強。
牽著戰馬緩緩而行的魏延,從馬腹側撈起水囊猛灌了好幾口,潤了潤幾近冒煙的嗓子,將目光落在猶如長龍行軍的大漢將士時,就忍不住昂頭對著烈日低聲咒罵幾聲。
日頭委實是太毒了。
饒是才方過辰時,地上就已經如同下了火一般。
不說披堅執銳的將士們,就連各將佐的戰馬都氣喘吁吁,口角泛起了白沫點點。
亦讓魏延心中煩躁不已。
既是擔心天氣炎熱行軍太慢導致錯過戰機,又是心憂一路風塵僕僕的將士們會中暑昏厥,不戰而損。
但他唯有想到的法子,便只有儘可能減少白晝炙熱的苛刻。
如四更開始行軍、巳時末全軍休憩,然後一直待到傍晚暑氣退了再兼程十里。
難免的,行程慢了不少。
原本謀劃中,大軍將於七月上旬抵達烏亭逆水河谷威逼金城郡,但如今都六月末了,他還未抵達鸇陰城塞。
“將軍,若不令士卒休整吧?”
就當魏延正暗自煩惱著,暫時充任大軍長史的費禕不知何時來到了身側,低聲建議道,“後督有報,護輸糧秣的輜兵,已有十餘人為暑氣所傷矣!”
魏延一聽,不由憂思上眉頭。
源於近些年戰事頻繁,將士幾不卸甲且民多苦之,丞相諸葛亮為了保障民生,非迫不得已之時都不會徵發民夫轉運。
此番征伐涼州亦然,軍輜與糧秣皆賴各部隨證將士自己護送。
拜隴右困頓的民生所賜,大漢並沒有餘力伐木造舟船,亦無法藉著祖厲河的水裡轉運;雖從小隴山與索西城馬場調來不少役畜助力,但沿途沙地甚多,沉重輜車常深陷沙土內,不得不依靠人力推拉而行。
一路艱辛,兼之天氣炙熱,被暑氣所傷在所難免。
更令魏延心中憂慮的,乃是從鸇陰城塞進發烏亭逆水河谷那一段四五百里荒谷行途,可要比祖厲河谷難行多了。
昔日姜維繞後奔襲,輕裝而行的將士,倒斃於途者尚且有十之二三。
今大軍攜糧秣及攻城器械而行,不壽者將幾多邪?
“不可,此地無有樹蔭可遮陽,休整無益。”
帶著憂慮,魏延用不容回絕的語氣對費禕說道,“文偉,你且去前軍傳令,讓安國部倍道而行,尋一陰涼處為大軍紮營,我去後軍督陣。”
言罷,不待費禕答話,又對著身側部曲囑咐道,“你二人護費長史左右。嗯,將戰馬讓與長史代步。”
隨後便躍上戰馬而去。
亦讓費禕連忙舉袖擋住戰馬捲起的塵土。
這位將軍功勳彪炳,恤下之心亦不缺,但行事難令人心生好感。
帶著一縷苦笑,費禕接過扈從遞來的馬韁繩,策馬而去。
只不過,片刻過後,他便又調轉馬頭往後軍而歸。
在大軍外圍警戒的馬岱部,遇到了從鸇陰城塞而來的姜維,正引來中軍尋魏延呢!
之前魏延就遣使前往鸇陰城塞告知,大軍三日後抵達,但姜維卻此時帶著幾個扈從急衝衝趕回來,久在行伍的費禕不問亦知,定是有什麼緊要之事已然發生。
是故,他直接讓扈從前去知會關興部落營,然後親自引姜維去後軍。
免得魏延聽罷姜維稟報後需要他參詳,還要讓人來尋他。
少時,費禕一行抵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