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的軍情,打亂了隴右漢軍的部署。

誰都沒有料到,歷經數次損兵折將後依舊選擇困守祖歷城的曹真,竟會主動罷兵歸去。

戰事進行至今,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魏國都不可退兵。

因為退兵,涼州那些豪右與羌胡部落,甚至是連走卒販夫,在目睹此戰後,都不會再相信魏國有奪回隴右、能與大漢抗衡的實力。

此意味著,魏國乃是將涼州拱手相讓了!

然而,曹真以及魏雒陽廟堂的公卿,竟會連這點都看不到嗎?

乃是以退為進乎?

譬如將涼州當成雙方博弈的棄子,坐等漢軍進發河西四郡征戰後,魏軍再從烏水河谷來圍祖歷縣,讓漢軍首尾不能相顧。

抑或者乃另闢蹊徑乎?

比如覺得魏軍從關中走安定郡入隴右,後勤運送壓力太大,故而改為針對漢軍防線太過於漫長的弱點,轉軍歸來威逼漢中郡;讓漢軍即使奪下了鸇陰塞,也不敢派遣太多兵力前去攻伐河西四郡。

這兩種推測,是大漢諸多將率最為支援的觀點。

但事情太過於詭異,前因後果未有明確,因而沒有人膽敢卻確斷言。

丞相諸葛亮得知訊息後,當即以情況不明讓各部將士暫緩兵出的計劃,遣了大量的細作混入關中收集情報。

且與魏延及張苞通了訊息,趁此空閒期將一些糧秣輜重運送過去囤積。

權當是未雨綢繆,以備萬一逆魏再度圍城。

不過,魏延的書信中,還請命領軍去攻河西。

理由是他推測,此番魏國不合常理的陡然罷兵歸去,乃是因為曹真病故了。

其實,這種推測在隴右也有人提及過。

這些年曹真疾病頻發,對大漢而言也不是什麼秘密。

如今戎馬操勞、連番戰事不順,且又在嚴冬時節食宿在寒風凍土裡近半年,嗯......似是,也在情理之中?

再者,魏延還提及了一點。

被困在城池內的他,每日都在城頭上巡視,也目睹了魏軍解圍罷兵的狀況。

素來以與士卒食宿同的曹真,在此番退兵行軍時卻與以往不同,不僅沒有露過面,連車駕也被士卒圍得嚴嚴實實的。

這讓魏延覺得曹真即使不死,也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不然,無法解釋魏國會罷兵。

對於他的看法,丞相倒沒有多說什麼。

僅是以“不可輕舉妄動”為由,讓他且先靜候軍令,待細作打探明確訊息再做打算。

而且,再過些時日便是春三月了。

春耕絕不能耽擱,正好可以趁著打探訊息的時候,讓士卒們歸來隴右的軍屯點,先將今歲的糧秣播種了,緩解從蜀地轉運糧秣來隴右的艱難。

至於魏國是為何事退兵,故弄玄虛還是情非得已、對大漢有利還是有弊,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