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透陣(第1/2頁)
章節報錯
寒風蕭蕭,肅殺萬物;旌旗獵獵,炙熱人心。
當魏大司馬曹真下令最後一支機動兵力,直取漢軍大纛而去時;當丞相中軍催戰鼓聲如雷激昂時,虎步軍統領孟琰也一改先前疲軟的攻勢,操刀矛身先士卒,率全軍一舉壓上。
自然,在虎步軍各級將佐的小鼙聲歡鳴之前,他還讓身側的親衛取下腰側掛著的牛角弓,搭箭拉個了半圓。
三支鳴鏑帶著尖銳的呼嘯聲,直上蒼穹。
戰慄了天地,亦驚醒了殺得如火如荼的戰場。
魏軍右翼督將的目光,追逐著注詣那兩千緩緩後退迂迴的羌騎。
隨後,便下令親衛部曲前去傳令,讓麾下各部兵馬將陣列收縮,結合得更加嚴密些,莫要讓漢軍的羌騎尋到鑿穿機會。
然也,他以為鳴鏑是給騎兵傳令的。
是讓兩千羌騎不再拋射騷擾,轉為決死蹈陣的鑿穿戰術。
在遠處左翼的後方、已然拔劍帥厲士氣的曹真,看著天空上去勢已衰,正往地上落的鳴鏑,心裡也咯噔了一下。
他沒有類如右翼督將那麼單純的想法。
而是以為,鳴鏑之意,乃是讓那兩千羌騎前去夾擊他剛剛遣出的六千精銳。
那六千精銳已然開始衝鋒了!
陣型也演變成一條長龍了!
兩千羌騎只需一個衝鋒,便可以將陣列攔腰階段;來回鑿穿,便會讓士卒徹底陷入“兵尋不到將”的混亂中。且大致估算時間,漢軍羌騎趕至中軍之時,應是魏軍衝到漢軍大纛前與那三校兵馬白刃交戰之際。
以步守、以騎踏,堪稱完美。
驟然之間,讓人覺得那六千精銳魏軍,是很難斬將奪旗而歸了。
此便是逆蜀諸葛亮膽敢讓中軍大纛防備薄弱的依仗?
曹真的心中悄然落了一句。
然而,那兩千羌騎,竟沒有往中軍而來!
亦讓他不由蹙眉沉吟,片刻後,他猛然回首望去。
他看到了,後方矮丘緩坡上的樹木積雪在抖動著,嗦嗦下落;他聽見了,有一股悶雷聲,由遠至近。
彼諸葛亮竟設有伏兵!?
只是逆蜀所有兵力都在此處,又如何有多餘兵力設伏!?
曹真滿目不解。
看著後方約莫三里的山道上,猛然冒出來一杆繡斗大“漢”字的旌旗;旌旗的背後,同樣是赤色點點,正在暈開山坡。
猶如初生的朝陽,賦予了天地間妖豔的萬道霞光。
亦讓曹真闔目長嘆。
他心中瞭然了。
因為漢軍的伏兵,僅約莫兩百騎。
這點數目在溝壑縱橫的地形裡,很容易藏身。
尤其是兩千羌騎可以為之掩護——魏軍的斥候,在刺探軍情的時候,不可能近距離去數清漢軍進發了兩千騎還是一千八百騎。
抑或者說,哪怕魏軍斥候親眼目睹漢軍分出兩百騎了,也不會去深究。
於近十萬大軍的鏖戰中,區區兩百騎,充其量不過是警戒的遊騎罷了!
孰人會覺得其能左右戰局呢?
不過,當兩百騎人馬皆披重甲的時候,當魏軍所有機動力兵力都派遣出去了以後,事情就變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