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專斷(第3/4頁)
章節報錯
首先,是漢軍將城牆硬生生壘高了半丈。
但原先的垛口卻沒有填平,而是留著當成了元戎弩、床弩等器械的發射洞口。
這樣的做法很巧妙。
至少魏軍想用霹靂車投石摧毀這些守城軍械,是無法做到了。
其次,則是城門的變動。
漢軍將北、東城門都拆掉,直接壘土以條石修築成為了城牆的一部分,僅留下南城門。魏軍若是想攻入城池內,走城門便莫要奢望了。
只能依靠死傷最眾的蟻附攀城方式,用人命堆上城頭。
最後,是城外。
除了離城牆一箭之地內的陷坑、鹿角、埋鐵蒺藜等常見路障手段外,漢軍還沿著城牆周邊,挖了約莫一丈有餘的水渠,引西側的祖歷河注入成為了四繞的護城河。水面被朔風吹得皺巴巴的,不斷反射著亮光,讓人看不出護城河的深淺。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河底下必然埋著尖木樁什麼的。
如此完善的防禦工事,任憑誰見了都忍不住齜牙。
不管是夏侯儒還是郭淮,都覺得己方士卒想摸到祖歷城牆,至少要付出兩三千士卒的性命去清障!
不過,很快他們便發現了異常之處。
不知道是漢軍想誘使他們將主攻方向落在南城門這邊,還是守將魏延太過於狂妄。城南門,介於護城河與城牆之間,漢軍竟還修築了兩座小戍圍。
不高,丈餘,約莫城牆高度的十之五六;也不大,堪堪覆蓋城門左右側的城牆。
似是為了阻止魏軍填護城河而設。
但這也令人怪異之處。
明明有城牆作為依託,漢軍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呢?
這種臨時趕造、以木頭為主體的戍圍,難道比厚厚的城牆更堅固不成?
再者,一旦被攻破,這兩個小戍圍就成了魏軍攀登城牆的助力了。
夏侯儒與郭淮百思弗解。
他們並不覺得,素來被大漢倚為國之藩籬的魏延會作無用之功。
有可能是故弄玄虛,讓魏軍將主攻的方向放在沒有城門的方向;也有可能別有用意,小戍圍裡暗藏著殺機。
二人讓各自部將領軍,圍困著城池落營時,還細細商討了一番。
但彼此都無法斷言。
最終,還是定下了,由夏侯儒領軍主攻南城門,郭淮以及另一部將各領本部嘗試攻打城北與城東。
沒辦法。
城北與城東只能靠雲梯或長梯攀爬。
而城南這邊,至少還多了用衝車破城門的希望。
若是擔心別有危險,屆時攻破這兩個小戍圍後,直接縱火焚了便是!
當他們二人在眺望城池的時候,魏延與關興也並肩在城頭上觀看烏泱泱而來的魏軍。
待看到魏軍將許多攻城器械都運往南城門外堆積,關興不由捋胡而笑,側頭輕聲謂之,“如魏將軍所料,彼逆賊果然主攻城南!事成矣!”
“區區小計,何足掛齒。”
但魏延卻是沒有多少喜色,而是心不在焉的擺了擺手,依舊扶著新垛口左右眺望著。
似是,在尋覓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