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此番魏大將軍曹真想攻伐巴蜀的計劃,魏國廟堂皆是一片附和之聲。

最大的緣由,自然是北疆與東南線今歲無有戰事。

如若現今不趁機攻伐,恐以後便是兩線、甚至是三線作戰的局面。

已然稱帝且與逆蜀結盟的孫吳不必說,只要討平內部叛亂,必然再度策應逆蜀出兵。

而北疆的安穩,恐難持久。

因梁習剛剛病故了。

梁習,陳郡柘人,乃魏武曹操擢拔的名臣。

任職幷州刺史期間,打擊豪右,大敗匈奴各部與鮮卑軻比能,在北疆威信甚著,乃是魏國威懾及安撫北疆的倚仗之一。

他的病故,恐自魏曹操與魏文曹丕時期,遷入幷州的鮮卑各部保塞大人及匈奴各胡將與郡縣豪右勾連,心生恣睢而添動亂矣!

再者,乃是魏國內部矛盾需要轉移。

天子曹叡下令,嚴查豪族大戶侵吞屯田之地,以及以強硬態度推行備戰法令後,得益九品官人制的世家們便開始心懷不滿之心。

放棄涼州之言,雖然不再提及,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為了內部的安穩,魏國需要戰爭來轉移內部的矛盾。

如果此番伐逆蜀、奪回隴右之地,得彰顯魏國的兵威,所有非議之聲皆會冰消雪融。

最後,乃是關乎於涼州與西域。

於魏文帝曹丕即位時,西域的鄯善、龜茲、于闐等小國便各遣使奉獻。亦讓魏國置戊己校尉,再度開通了西域的絲路貿易。

而去歲冬十二月時,又迎來了大月氏王波調遣使魏國奉獻。

此乃魏國上下皆歡騰的事,亦是曹魏代漢乃威加四海、天命所歸的體現。

因為連番被匈奴、烏孫所擊敗的大月氏,早就遷徙出了西域都護府管轄的範圍,遠在大宛之西。

然而,大月氏的使者,尚且提及了希望與魏國加大蜀錦的貿易。

蜀錦乃逆蜀所有也!

亦是說,涼州各部羌胡部落以及豪右,皆在暗中與逆蜀有貿易往來!

如若不盡早討伐巴蜀之地,恐涼州人心慢慢傾斜於逆蜀,他日更難討伐矣。

且為了長治久安,焉能坐視逆蜀組建騎兵?

諸多緣由匯聚在一起,便成了魏國廟堂皆異口同聲的局面。

不過,兵出的路線,則是微微調動了下。

源於遊騎斥候及細作傳遞的情報,大將軍曹真乃是打算佯攻武都及漢中郡,關中主力與涼州駐軍合兵十餘萬進軍隴右。

然而陳群、劉曄及楊阜等重臣,皆持有不同意見。

乃是覺得走安定郡取道蕭關入隴右,地勢慢慢升至近二三百丈之高,輜重糧秣運送亦難於供應如此多的大軍。

且逆蜀在渭水之北所設的戍圍甚多!

曹真若是以主力悉數出蕭關,恐難於鋪展開來,形成空有兵力優勢卻無法彰顯。

是故,以此番可動用十八萬大軍為由,建議漢中及隴右同時強攻!

以兵力優勢碾壓逆蜀的國力式微,且抵消逆蜀的地利優勢。

讓兵力寡少的逆蜀,只得將將士鋪展在漫長邊境上,進而變得防守薄弱!屆時,不管哪一處出現不支之象,便會引發全域性崩潰!

對此,曹真沒有反駁。

雖然如此主次不明的進軍,同樣分散了自軍的兵力。

然而身為督帥的他,卻可以透過排程各部將士兵出的時間,亦然可有主次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