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再議(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自負才學過人,又被孫權定為太子輔弼,於公於私都不允許首次出使便徒勞無功而返。
再者,如今的吳國風氣,已非昔日孫策睥睨江東六郡之時了~~
孫策渡江南下時,因將少兵寡,是故不論出身錄用人才。
無數賊寇、鄙夫等出身之人,只需有才能以及願意效力,便會被孫策授予權柄、起高第恩榮之。
然而,很可惜,孫策早亡。
年少即位的孫權,為了讓局勢安穩過渡及為求長治久安,執掌江東以來對世家豪門採取懷柔手段。亦隨著老輩元勳相繼故去的今日,演變成為世家豪族引導著風氣。
慕虛名,尚奢靡,痴浮華等等。
身在江東的諸葛恪,亦不能免俗。
素以才氣及捷智著稱的他,如若此番無功而返以致名聲受損,恐被時人毀之。
唉,且再試試吧!
哪怕是讓漢庭稍作讓步,也算是此番出使有所寸得,可供陛下與諸公參詳。
一番思定的諸葛恪,便再度去尋鄭璞。
嗯,如今鄭璞也在冀縣內。
已經將戰馬展示於吳使,且價格尚未談妥,他也無需留在小隴山牧馬場。
頗為巧合,他甫一出宅,便見鄭璞正策馬緩緩而至。
“葛君將欲外出邪?”
矯健躍下戰馬,鄭璞將馬韁繩交給扈從,步前發問。
聞言,諸葛恪囅然而笑,“乃是將欲往尋鄭君耳!”
“如此正好。”
輕輕頷首,鄭璞亦笑顏潺潺,擺了擺手讓身後扈從乞牙厝牽過來一馬匹,“我今得閒暇,便想前來邀葛君往落門聚同遊,不知葛君有閒情否?”
落門聚,位於冀縣之西。
乃昔日大漢來歙、耿弇等人攻破落門逼迫隗囂少子隗純投降,結束隴右割據的古戰場。
而鄭璞外兄盧晃遷來隴右,便是定居在落門聚。
今過來作邀,便是打算私宴諸葛恪一番。
就是動機有些不純罷了。
比如出於諸葛恪日後必然成為孫吳重臣的考量,有心結交一二,以備他日北伐逆魏時求同謀之處。尚有想趁機瞭解今孫吳動靜,以及再續談販賣戰馬之事。
品相優良的隴右戰馬,他尚未給諸葛恪展示過呢!
“鄭君來邀,我安敢不從?”
戲言作答,諸葛恪不做推辭,側身囑咐隨從數言後,便接過馬韁繩便一躍而上,與鄭璞並肩而騎。
於城池內時,二人馬速尚且緩緩。
待到了城外人少之處,鄭璞便不停的催戰馬加速。
且每次加速,都會側頭目顧諸葛恪是否能跟上,似是有心比較騎術一樣。
身為使者且生性好勝的諸葛恪,哪能甘於示弱?
亦是頻頻催戰馬緊隨不捨。
好一陣馳騁。
待落門聚外盧家宅院映入眼眸後,鄭璞方放緩速度,下馬牽著戰馬步行。
“葛君騎術精湛,可與軍中精銳騎卒相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