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身喪(第1/5頁)
章節報錯
蕭關道。
已可聲稱勝券在握的魏軍,並不輕鬆。
魏平及戴凌合兵九千出蕭關,攻破馬謖部戰損了八百餘人。與鄭璞部連續攻防了五日,戰死了三千有餘,且傷殘無法再戰者無數。
哪怕張郃領著兩千有餘的騎卒及時趕至,如今的可再戰的步騎,不過五千有餘。
如此大的傷亡,任何一位將領都知道,於兵卒計程車氣抑或者各部混編而言,都急須落營休整。
這也是張郃想迅速攻滅兩側山道漢軍的緣由。
只要攻滅了扼道的漢軍,魏平及戴凌二人可在此地休整,及扼守魏軍入隴右的道路。
而他領著千餘騎卒,長驅入隴右各地騷擾,拖延漢軍再次來塞道的時間。
然而,他尚未下令,蕭關道之南的三百步外,便傳來如雷的鼓聲。
是一支高喊著“克復中原”的漢軍,正疾速接近中。
從旌旗蔓延兩三里可推斷,兵力不少於五千人!
漢軍來援,竟如此之速乎?
端坐在馬背上的張郃,微瞥眼看因敵軍來援而士氣有些不穩計程車卒,不由心中泛起了些許無奈。他安能不知,苦戰五日的疲憊之師,迎戰兵力相當的巴蜀援軍,勝算有幾多。
然而,心有所悟,並非意味著他會退兵。
抑或者說,他不得不戰!
從街亭繞道趕來的他,知道隴關道有蜀丞相諸葛亮親自領大軍扼道而守,大將軍曹真親臨督戰亦很難攻破。至於渭水河谷,熟悉雍涼每一處地形的他,更不作念想。
隴右的歸屬,已然由此蕭關道決定!
魏國已死傷了無數兵卒,絕無可能半途而廢。
哪怕是,將此地所有步騎的生命,都盡數壓上孤注一擲,他都在所不惜!
且,他從一降將身份入曹魏,今已然官職左將軍矣。
深受國恩,安能惜命而不放手一搏!
心有所決的張郃,迅速調整了應對的陣型。
他讓戴凌及魏平二人,各自領著麾下攻打緩坡上的漢軍,自身則是帶著沒有了戰馬的騎卒,就地結陣準備迎戰巴蜀援軍。
至於緩坡上的漢軍因援軍到來而士氣大振,且魏戴二人從下往上仰攻,一時三刻難以徹底攻滅嘛.........
他讓長子張雄,領著一千七百騎卒,正驅馬往後退。
待後退到足夠讓戰馬加速的距離後,便以騎衝陣。
然也!
他要以自身長子以及近兩千騎卒的性命,為魏戴二人爭取時間!
為魏國佔據此蕭關道,爭取時間!
不過寬三十餘丈的道路,近兩千餘騎卒可分為七八組,持續不斷的衝鋒,至少可以阻擋巴蜀援軍一個時辰的時間。
一個時辰,足夠他清空此地的漢軍,構建防禦的陣線。
且以剩下的步卒,足以扼守此道一段時間了。
亦足夠他遣信使,去尋大將軍曹真了。
至於曹真是否還有多餘的兵力來援,抑或者來不來得及趕至,他沒有考慮。
亦不想去考慮。
他只知道,此乃魏國援軍入隴右的唯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