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奪了此地關隘,乃有害無利。

抑或者說,逆魏蕭關守備空虛,本就誘敵深入,期盼著漢軍放棄了地利來奪關。

是故,當蕭關不戰而下後,馬謖便迎來了噩夢。

魏將軍戴凌、魏平二人得聞,大為欣喜。

乃許下攻破月支城,所取叛賊楊條部輜重盡授之的利益,徵發了當地的羌胡部落,得兵二千有餘。再將安定郡的郡兵,授於心腹部將別領,讓之與羌胡部落繼續圍困月支城。

不求他們能攻破城池,只需困住楊條不生事端即可。

隨後,二人便盡起全軍,合兵約莫九千,輕裝長驅來蕭關。

馬謖所領,不過三千餘人。

且又因他掌軍不足一歲,願為他死不旋踵計程車卒,寥寥無幾。

無有地利可依託之下,甫一接戰,便被魏軍突入陣內,猶入無人之地。

不過兩刻鐘的時間,將軍張休便被臨陣斬殺,其部大潰。亦然引發了其餘兩部軍士計程車氣大崩。

兵敗如山倒。

蕭關再度易手,亦讓馬謖的雄心壯志,一潰千里。

但逆魏將軍戴凌及魏平,並沒有大肆殺戮,乃是勒令麾下士卒故意放緩步伐,吊在漢軍潰兵身後,追擊而來。

並非他們心存仁慈,乃是久經戰事的深諳兵法。

其用心,乃欲驅潰兵倒卷,衝破蕭關道的其他漢軍營寨耳!

自然,那便是鄭璞的本部。

他遠遠見馬謖部的潰兵,狼奔豕突逃竄而來,便忍不住破口大罵。

馬謖部敗得太快,讓他也陷入了危機中。

原本,他的營寨本就是面北而落的。

因馬謖一意孤行,他為了兼顧東面來襲,只得移營重新而落。

但僅僅數日的時間,可容四千大軍的營寨,將糧秣、輜重與士卒安歇軍帳等瑣碎安頓好,便是極限。至於防禦工事,幾乎未開始修繕!

譬如那壕溝就尚未挖掘,路障也沒有開始設定等等。

魏軍甫一至,可長驅衝陣而來,直接驅兵臨陣前短兵相接!

本就兵寡,而營寨不堅,焉能抵禦!

此情此景,鄭璞瞬息間暴跳如雷,又有何稀奇?

不過,事已至此,抱怨解決不了問題。

“列陣!!”

“迎敵!!”

無需鄭璞發令,同樣見到潰兵遠遠奔來,句扶等便開始厲聲咆哮,各自呵斥著麾下作好迎戰的準備。

嗯,為兼顧防禦東向與北向,鄭璞新落的營寨,所選之地乃一岔路口。

背無所依,兩側皆是士卒可衝上去的緩坡,存在著極大的缺陷。

任何一位稍有戰事經驗的將率,臨陣時都能尋到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