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北駐(第2/4頁)
章節報錯
與霍弋同行於道時,還失言囑曰:“張伯岐來任職,紹先當勉之!此人勇武及胸中韜略,可與紹先比肩!可莫讓功勳被他後來居上!”
如此評價,霍弋當即肅容。
身為將門之後,以才學與韜略而論,他堪稱大漢朝廷後輩中佼佼者。
僅諸葛喬,以及關張趙等寥寥數人可比肩。
若問他自認才學不如者,唯有鄭璞也。
如今,鄭璞竟聲稱,張嶷之才竟不亞於他,安能不令他驚詫?
只不過,自知失言的鄭璞,並沒有解釋太多,隨意敷衍幾句便將此事揭過,徒讓霍弋激起了滿腔鬥志,欲與張嶷竟比高。
嗯,他們二人相伴入宮,乃是天子劉禪之命。
即將滿十三的傅僉,以即將隨徵入駐漢中為由,請天子恩准行冠禮了。
而天子也藉此由,邀請前來觀禮者,皆是少小親近之人,如尚有諸葛喬、關興以及張紹等,亦算是給將去漢中之人踐行吧。
冠禮儀式,天子以傅僉少孤,特命鄭璞以先生身份充當加冠者,張紹充當大賓祝詞。
至於為何不是親自任之........
乃是傅僉尚年少,心性未定,不可恩寵太過。
以免建長後,心生驕橫恣睢。
雖說以傅僉如今的性情來看,此種可能性不大,然還是防患於未然吧。
且,天子為他在宮中設宴冠禮,已是人臣之隆恩,亦是嘉勉他乃忠烈之後了。
步至宮禁應天門處,早有禁衛恭候。
待被引來之處,依舊還是那池畔小亭。只見此處席案皆已鋪張,冠禮所需之物被宮人捧在手中,伎樂已然在側。
且諸葛喬及關興等人,竟比他們更早至。
見鄭璞及霍弋至,諸葛喬便先笑著打趣,“鄭督軍身為加冠者,安能如此之遲邪?委實無良師之風也!”
“此言差矣!”
步前行禮,鄭璞亦然作謔,言道,“若非我來得晚,如何彰顯諸位之勤勉邪?”
“哈哈哈~~~”
眾人不由大笑。
少時,天子劉禪及張皇后,在宮人擁簇下而來。
一番見禮罷,天子與眾人略作寒暄,便讓伎樂起,開始冠禮儀式。
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
鄭璞依著禮儀流程,依次將各種冠加上傅僉的頭上;而正襟危坐於地的傅僉,每次受冠,皆要叩首以謝。
充當大賓的張紹,則是最累的。
每一次加冠時,他都要大聲朗誦一段長長的祝詞。
最後,加爵弁畢的鄭璞,肅容戒言賜字,“僉者,皆也,眾也。取三人成眾,賜汝字為‘公淵’。淵者,深遠也,聚之源也。望汝日後為人行事,莫忘方寸之善,莫負汝先父忠烈之源。慎之慎之。戒之戒之。”
嗯,此表字乃是天子親自定的。
若鄭璞來取,恐不會如此簡.....嗯,如此“文雅”。
“僉,謝先生賜字!”
傅僉叩首而拜,隨即給天子及皇后行大禮,團團給冠禮者圖作揖。
禮成,眾人皆入坐,歡笑與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