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四年,八月。

孫吳以逆魏有大喪,得聞巴蜀攻陰平,乃兵分二路出荊州。

一為孫權自領士卒五萬,攻魏江夏郡,困魏太守文聘於石陽二十餘日,不能拔。

魏治書侍御史荀禹,本受逆魏曹叡遣出慰勞邊方,時至江夏。見孫權來犯,乃徵發所經縣兵,及所從步騎千人登山舉火,佯作救兵已至。

孫權見,乃懼,解圍而退。

文聘追之,斬殺眾多。

一為吳左將軍諸葛瑾,發兵攻魏襄陽。

魏撫軍大將軍司馬懿馳援,擊破之,斬其部將張霸。魏徵東大將軍曹真,又破瑾別將於尋陽。

孫吳謀劃一歲有餘的北伐,就此大敗而歸。

時逢丹陽、會稽、吳郡山民聚眾起事,攻沒屬縣。

孫權以北伐喪兵,分三郡山險之地為東安郡,以綏南將軍全琮領太守,攻山越。

圖虜壯者為卒,羸者屯田。

此亦是孫吳,經營山越之始也。

後得利,乃輔之為國策,頻頻遣各部攻伐之。

於逆魏而言,則是士族豪門,正式染指督帥職權之始。

魏武曹操創業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以獻帝之名頻頒求賢令,收羅寒門;不拘一格收攏走夫無數。其執權期間,以譙沛宗族元勳掌兵權,持節督戰一方。以潁川士人籌畫策算,安撫地方。

曹丕時,譙沛宗族元勳雖步入凋零。

然亦有曹休節制東線,督青、徐與揚三州;曹真督關中,節制雍涼;夏侯尚督荊豫二州。至於雍並二州的兵事,不過是鮮卑寇邊而已,只需護烏桓校尉及州郡刺史太守,便可卻敵於外,無需設督帥。

屢次伐吳,各路節帥仍無世家染指。

雖司馬懿每次於曹丕親征時,被留守警戒京畿乃外,然領軍不過五千,並無督戰之權。

今曹叡執權,司馬懿始得領軍外出之權。

且其此番擊敗諸葛瑾,歸朝錄功,得督荊豫二州兵事、節帥之權已指日可待。

抑或者說,逆魏根基,正式迎來了以豪門世家為基石的時刻。

放下軍報布帛,鄭璞面色不變,心中卻頗為感慨。

恩,他此時,正在馬謖於南鄭的官署內。

當日與馬謖謀面,因急需安置俘虜及士卒休整等干係,二人並沒有詳談。

一直等各自忙碌罷,馬謖才遣人來軍營,請鄭璞過去一晤。

甫一至,馬謖不做閒談,徑直將那軍情轉給鄭璞看讀。

旋即,又喜笑盈腮,出聲說道,“子瑾,此乃丞相轉我的軍情,我尚未回執於丞相。正好子瑾恰逢其會,不如同論之。”

“呵~~~”

鄭璞亦笑,輕輕頷首,“參軍有囑,我安敢不從邪?”

言罷,又看著各自案几上的餐食,以及馬謖的容顏,不由加了句,“我近日皆勞神於整軍,許久未有關注天下時局了,一時之間,恐難有思。不如,參軍且先自用餐,也好饒我多些時間?”

對比去歲在成都相見,馬謖清瘦了許多。

或許,乃是來了漢中後,所署的事務繁多且瑣碎吧。

抑或者是,亦有與太守魏延不睦,常心有憤憤而寢食皆無味之故。

“哈,子瑾真乃妙人也!”

聞言,馬謖撫掌大笑,“也罷。我正好腹中飢餓難耐,且先自用餐,子瑾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