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城內,稍有動靜,便是茶餘飯後群議紛紛。

今日朝議罷,關於朝廷大肆擢拔功勳子侄的舉措,便流入豪門市井中。

唯獨不同,市井乃閒謔圖趣,而豪門“聞絃音知雅意”罷了。

群議憤憤的,倒不是張苞、趙廣等人被授軍職;亦非法正之子奉車都尉法邈,轉為侍中,為天子近侍;乃是事關已投逆魏的黃權。

其留蜀子黃崇,歲不滿十,竟被朝廷徵入宮禁為舍人矣!

垂髫小兒,《孝經》和《論語》尚未習全,如何能奉天子邪?

此舉,讓許多益州豪族品咂之後,便欣然鼓舞。

嗯,閬中黃家亦然大族。

且黃權當年,被先主器重異常,依為臂膀之一。

眾人皆知,漢中之戰,法正厥功至偉。

卻鮮少人知,首向先主劉備獻策當圖漢中郡的人,乃是黃權。

昔年,魏武曹操攻破陽平關,張魯走米倉古道入巴地依附賨邑侯杜濩、七姓夷王樸胡等,黃權便獻策,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

先主劉備深以為然,乃加黃權官職為護軍,督領諸將去迎張魯,想以張魯在巴地及漢中經營多年的威望,出兵奪回漢中郡。

然而,甚是可惜。

黃權將兵未至,張魯已攜杜濩、樸胡歸漢中南鄭詣魏武降,卒不成行。

後,魏武自歸師而去,留夏侯淵都督漢中。

且張郃屢屢兵出巴地奪資虜民,被張飛所破,法正便再度提及奪漢中之事,先主乃先遣兵攻破杜濩、樸胡;後進軍漢中斬殺夏侯淵。

是故,黃權之謀不得顯耳。

後,黃權隨徵夷陵,道路隔絕不得歸蜀,帥眾投逆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劉備以“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赦之,待其家眷如初。

然,先主大行後,黃權一系血脈便被宗族鄙之,恐他日有權勢者舊事重提,禍連己身。

今朝廷顯其留蜀子黃崇,其意昭然若揭。

不外乎藉此子,以示朝廷既往不咎,且不日將有詔令擢拔豪門子弟罷了!

至於是如何擢拔,有些人拭目以待,有些人便將目光放在張苞等人身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顏。

而正一路疾行的鄭璞,得聞此事後,再度為丞相諸葛亮的手腕歎服。

先以利暗示之,再以張苞等人專美於前,坐等那些豪門為子孫計前來拜求。

如此一來,既無需擔憂直接推行時被疑神疑鬼,又將主動權盡握於手,在適合的範圍內予取予求!效仿姜太公垂釣,靜候願者上鉤!

然,鄭璞歎服罷了,又心有詫異。

今日,乃他休沐第二日。

卻是不知為何,被丞相遣小吏來召。

且,他本已讓扈從已備好車馬,正欲與柳隱偕肩往赴龐宏之宴,卻是隻能失約了。

一路腳步匆匆。

待小吏通報,得入丞相署屋內,卻見馬謖早就在座。

一番行禮罷,甫一入座,便被馬謖將小片布帛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