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慮遠(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帝見信而授之督一方,他卻不思睦於同僚,既不承前將軍關羽之命出兵助戰,且又以私忿而奪孟達鼓吹儀仗,導致孟達以郡投魏。
雖舊日勤勉、鹹有功勞,又何能益補後日之禍邪!
唉,罷了。
舊事多思,亦無益當前。
按下心中思慮,諸葛亮眼眸含笑,頷首對趙雲道,“子龍之言,猶如振聾發聵,是我太拘泥了。”
自然,趙雲連連口自謙遜之。
倒是心思活絡的馬謖,出言寬解道,“正如趙將軍所言,丞相自謙矣!以丞相之智,安能思慮不至此邪?謖竊以為,乃是丞相生出愛才之心,所期亦高,是故所責亦切矣!”
“然也!”
趙雲聽罷,不由附和出聲,拊掌大笑,“幼常此言,正切我意!哈哈哈~~~~~”
一陣笑罷。
三人又言笑數息,便正襟危坐,臉露肅容。
同是國事操勞者,小插曲的閒話聊罷,自然便是到了商討正事的時候。
此次,是丞相諸葛亮先開了口。
他先是舉盞邀趙雲共飲一杯,然後便捋胡而問,“子龍,我欲讓朝廷門蔭功勳子侄,授職自募部曲之事,你以為可行否?”
“回丞相,我以為可行之。”
微拱手,趙雲先頷首而答,後又搖頭而笑,“不瞞丞相,我來於途時,本以為此舉不可行。然,得聞‘推恩’全策後,便以為可行之矣。”
“呵呵~~~~子龍厚德,依舊直率如此。”
聽罷,諸葛亮不由失聲而笑,讚了句後,緊著加了句,“那依子龍之見,現今朝廷功勳之家,後輩子侄,孰人可授之以職?”
頓了頓又莞爾,輕謂之,“我知子龍素來忠厚,必然不舉自家。是故,我以決意用子龍家中二郎為其一,子龍莫做推辭便是。”
嗯,趙雲得子嗣較晚,且僅兩子。
長子趙統,已然出仕。
次子趙廣因未及弱冠,被趙雲以白身帶入軍中歷練,寄望言傳身教讓其成才。
“丞相言至此,我安能辭邪?”
先拱手謝過,趙雲又頷首而道,“丞相,容我且作思量。”
“好,子龍自便。”
諸葛亮點了點頭,見趙雲已經垂頭自思,便側頭與馬謖低聲商議其他事務。
半晌過後。
趙雲肅容昂頭,“丞相,我以為授于軍職自募部曲,茲事體大,不可不慎。若盡擢拔白身後進,恐引朝野誹議。是故,我思有四人,一乃昔梓潼太守之子霍弋、一乃故軍師中郎將之子龐宏、一乃相府蔣參軍長子蔣斌、一乃故安漢將軍之子糜威。此四人皆頗有父風,或可為國裨益。”
“甚好!哈哈哈.......”
聞言,諸葛亮囅然而笑,“子龍之思,幾與我所思者盡合!”
不一會兒,議事罷,眾人散去。
而諸葛亮自歸書房裡,就著一縷嫋嫋香薰,蹙眉而思。
旋即,便提筆而落兩字:黃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