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子龍(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一,乃趙雲當得起。
如今蜀漢資歷最高、威名最盛以及德行最隆的元從老將,非他莫屬!
且他一直駐守在成都,從戍守京師的職權以及見信程度,稱為軍中第一人亦不為過。
另一緣由,則是此事需要趙雲參謀。
今天子劉禪即位的建興元年,趙雲便任職中護軍。職權為掌禁軍、總統諸將,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現今雖遷為徵南將軍了,但許多職權依舊在握。想擢拔荊襄、元從兩系子侄授予軍職,趙雲乃是最佳的諮詢人選。
丞相的宅邸,並非在成都城內,而是城北外依著走馬河而築。
說是府邸,不如稱之為莊園更恰當。
因為當年先主劉備定蜀時,本想將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被趙雲以“歸田宅,安民心”為由諫回,改授諸功臣其他土地起宅邸。
諸葛亮本清雅曠達,崇尚淡泊明志以修身,是故所選之地,便依水眺山而居。
後陸續被賞賜周邊田畝,形成了于田畝阡陌縱橫中見桑園、桑園之內見府簷的格局。
一路沿著籬落疏疏而入,只見桑木蘢蔥,花草熌灼。走馬河猶如一條泛著銀絲的綢帶,曲折瀉於石隙之下,俯而視之猶如清河瀉雪。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斑駁青石為欄,一排宅廬隱於花木樹杪之間。恰是出則治國天下,入則修身養性。
應邀而來的趙雲,緩緩驅馬而入。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他,並沒有因年邁而暮氣。
反而,那斜飛的英挺劍眉,稜角分明的輪廓上如點漆雙眸,偶爾還會泛起,那股孑然縱橫敵陣的捨我其誰。
唯獨可惜,歲月奔流不捨晝夜,盡染鬚髮寒霜生。
昔日從先主劉備微末時便追隨的人,登鋒履刃輾轉大漢各地,如今唯他獨存。
回首而顧,已無故人音容,此中滋味唯天地可共矣!
唉......
終究,他也老了。
緩緩耷拉下眼皮,星目半闔,趙雲忽然不想去看那冬去春來又綠意蔥蘢的草木。
轉而,將心思放在丞相邀宴的緣由上。
朝廷詔令門蔭,擢拔功勳後輩子侄為將率?
各家出資自募部曲?
這種做法,有些類似東吳那邊的部曲私有制。
弊端很明顯,父死子繼,其部曲只知將主而不顧朝廷,未來指不定還會引發動亂。然而,對於如今大漢而言,卻能將舉國財力物力盡用於兵事,為克復中原打下根基。
此乃幸事乎?
抑或,飲鴆止渴乎?
隨著馬背顛簸的趙雲,心情亦在起伏不定。
待到了宅前,被扈從引入廳堂,見丞相與馬謖早在席間。
趙雲正要上前見禮,卻聽見丞相一聲悵然嘆息:“唉,我斷言此子若歷任多方,其籌畫他日或能與法孝直比肩。卻不想,秉性及行事,亦能比肩邪!”
嗯?
大漢何人,竟能與法孝直比肩?!
頓時,趙雲眸露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