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太平迎福(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人搖頭晃腦,彷彿已置入美景之中。
果然有人講解有趣的多,聽得海寧都入了迷。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她拿個小本邊聽邊不時地記兩筆,開拓應天府的大功臣,會是誰呢?
聽完之後,有人讚歎道,“只看這院子外表素樸,沒想到這麼大來頭。”
另一人遺憾搖頭,“現在這時節不對,要看景還得等秋闈之後了.......”
“秋闈?”海寧不自覺問出聲。
聽到後面的動靜,有人轉過身來,看到一手牽馬的海寧不時地用筆在小本本上寫著什麼,不覺撫掌笑道,“這位賢弟當真是謙虛好學。”
“啊,沒有,我只是初來乍到,不熟悉這裡,你們講得太好了.......”
被人當眾誇獎,海寧有些不好意思。
聞言幾個人都轉身,其中一人紫色錦袍,手搖摺扇,濃眉之下,一雙眸子炯炯有神。
瞧見海寧,朱翊鈞的第一印象是男人女相,肌膚白皙,細皮嫩肉,剛性不足,陰柔有餘。像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只不過衣服肥大明顯不合體,有種不搭的違和感,尤其他手握筆的姿勢有些奇怪。
他來應天府也有幾天了,每日都是在街市上轉轉。
應天府人傑地靈,匯聚南北過客,總能遇到些他坐在龍椅上看不到的人,聽不到的事,屬實新鮮有趣。
他已登基十載,前朝大事由當朝首輔張居正等人操持,他有時間來民間微服私訪。
大明朝崇文,天下讀書人便是朝廷的倚仗。
聽聽天下讀書人的想法,看看他們對朝廷、時政的看法,這比他坐在朝堂上只聽大臣們彙報要真實的多。
比如現在,幾個讀書人聚在一起賞玩名勝古蹟,間或提起一些前朝舊臣,順帶點評一下這些舊聞軼事,他聽到後也頗覺有趣,原來那些在前朝恭謹不苟言笑的大臣們在民間還有這樣的故事傳說,於是加入隊伍跟著走了幾條街。
打量著眼前這個弱不禁風的讀書人,他眉峰微挑,有些詫異。
這男人女相、女人男聲不鮮見,大明朝崇文,讀書人為了博取功名,各種吃苦他聽過不少,只不過在街市上邊走邊拿個小本記錄的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他微微一笑,“你也是來趕考的嗎?”
“啊?趕什麼考?”海寧詫異看向他。
眉飛入鬢,眼底深邃,有種不一樣的氣場,明明唇角帶笑,近在咫尺,卻有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疏離感。
這種感覺海寧似曾相識。
曾經一位級別需要她無限仰望的大領導來法院看望基層的時候,微笑問她,“你也是才考進來的吧?”
那會她的感覺就跟現在一模一樣。
她斷定這不是個普通人,因為有種氣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若是秋闈的話,還有些早,不過應天府現在正為朝廷招賢納士,你可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