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為了抄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楊長史截然相反,見袁譚軍老老實實的一夜沒有動彈,沒玩什麼瞞天過海、金蟬脫殼之類的鬼花樣,著急平定北方三州的陶副主任心裡卻是暗暗歡喜,覺得這一次招降已經看到了曙光,成功招降袁譚殘部已經有了一些希望。
倒也不能怪陶副主任心急,主要還是形勢使然,徐州軍如果真能把袁譚軍殘部成功招降,那麼接下來陶副主任即便無法做到將冀幽並三州傳檄而定,徐州軍統一北方所需的時間也會因此大大縮減,將士少受征戰之苦,百姓早免戰火荼毒,野心勃勃的陶副主任也可以立即騰出手來,收拾賊心不死的三舅子袁尚,然後挾天下三分其二之力,一鼓作氣幹掉剩餘諸侯!利益如此豐厚,陶副主任自然樂意看到袁譚真心歸降,鄴城戰事早日結束。
讓陶副主任歡喜的還在後面,巳時還沒有到,斥候又返回大營向陶副主任報告,說是袁譚軍已經開始逐漸從城上撤離,放棄了城牆陣地撤回城內,還在四門豎起了白旗,逐步著手準備開城投降。陶副主任聞報大喜,忙命斥候登上袁譚軍提供的觀城臺,居高臨下監督袁譚軍撤離城牆工事,然後又召集全軍文武,決定親率大軍到鄴城南門受降。
同時為了謹慎起見,素來多疑的陶副主任又命令軍隊嚴加戒備,安排了六支精兵在鄴城三門的左右侯命,發現情況不對就立即左右夾擊,把城中守軍殺回城內,不給袁譚軍半點出其不意發起奇襲的機會,陶副主任本人則親率一萬五千大軍到南門城下受降,許褚和馬忠率軍保護。
對於陶副主任的謹慎安排,奸詐如賈老毒物和劉曄等人都認為十分妥當。徐州眾文武都沒有異議,都說這麼做即便袁譚有詐,也可確保預防萬一,惟有咱們的萬人迷楊長史是愁眉苦臉,一再提醒陶副主任不可輕信袁譚投降,還自告奮勇道:“主公,到城下受降十分危險,主公萬萬不可輕往,宏久受主公厚恩。願代表主公親臨城下受降,若袁譚真降,宏將他引到主公面前,若袁譚有詐,宏獨當之。以報主公知遇大恩。”
還別說,楊長史這個提議還真獲得了一些人的支援,與楊長史關係不錯又性格比較謹慎的趙雲就極力贊同這個提議,表示願意率軍護送楊長史到鄴城城下受降,請陶副主任留在營中等候訊息,避免危險,蔣幹和許汜等文官也隨聲附和。反對陶副主任冒險親臨城下受降,勸說陶副主任慎重行事,另派他人去城下受降。
如果是賈老毒物或者劉曄等人提出這個建議,陶副主任或許就接受了。但很可惜,這個建議是楊長史首先提出來的,深知楊長史性格愛好的陶副主任就是用腳指頭思考,也能猜出楊長史是想乘機攪黃這次受降。所以陶副主任當場拒絕了楊長史的這個提議,堅持要兌現諾言。親臨鄴城城下受降,楊長史屢諫無用,又沒膽量效模擬正的忠臣以死勸諫,也只好哭喪著臉退下,隨陶副主任領軍出營,趕來鄴城城下受降。
做好了各種細緻安排好,巳時二刻左右,陶副主任親率一萬五千大軍出營,先是越過圍城壕溝,然後淌著及膝深的泥水,一路來到了鄴城南門城外,在一里外排開陣勢,等待午時正的袁譚軍開城投降。而與此同時,袁譚軍也已經兌現了諾言撤走了所有的城上守軍,大開城樓門窗,任由觀城臺上的徐州斥候檢查樓內情景,所以徐州軍的陣勢尚未列定,觀城臺上的斥候就已來報,說是城上已無守軍士兵。
“很好,繼續監視,一有異常就立即報警!”
陶副主任滿意的吩咐尚未說完,楊長史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向陶副主任拱手說道:“主公,為了謹慎起見,微臣請上觀城臺,親自為主公檢查城內情況。”
看看滿臉渴求焦急表情的楊長史,陶副主任笑笑,然後點了點頭,楊長史大喜,趕緊領了李郎和王五兩個親信,打馬奔向前方的觀城臺,破天荒的在兩軍陣前到敵人百步外觀察敵情,陶副主任則苦笑著向左右的賈老毒物和劉曄說道:“如果這傢伙能把貪財的勁頭和精明,用一半到公事上,恐怕成就不在你們之下。”賈老毒物和劉曄一起點頭,對這番話是發自內心的贊同。
不說陶副主任在背後說人是非,單說楊長史在李郎和王五的幫助下登上觀城臺後,迫不及待的舉起望遠鏡向鄴城城內細看,卻十分失望的發現,鄴城的城牆上果然已經是空空蕩蕩的不見一個守軍,門窗大開的城樓裡也是空無一人,楊長史不肯死心,又仔細去看城樓的窗戶,想觀察有無袁軍士兵暗藏在窗下的蛛絲馬跡,但是看了許久後,楊長史卻同樣還是一無所獲,不知道是袁譚軍藏在窗下一動不動,還是城樓裡果真沒有一個守兵。
這時,李郎又爬上了觀城臺,問道:“大人,發現有什麼疑點沒有?”
楊長史垂頭喪氣的搖頭,又忽然心中一動,忙向李郎問道:“李郎,你是老兵,以你的經驗,敵人會不會藏在城樓窗下,把我們主公騙到近處,然後再突然放箭刺殺主公?”
“不太可能,就算敵人真這麼佈置了,得手的可能也很小。”李郎答道:“如果是藏在箭垛背後倒有可能,藏在城樓裡就不可能,因為在城樓裡遠了射不準,近了射不著,只能是突然從城樓裡衝出來,衝到欄杆邊上或者箭垛旁邊,對著城下瞄準放箭,才有可能狙擊到主公。”
解釋完了,李郎又補充了一句,道:“還有,大人,小人可以肯定,這座城樓裡沒藏敵人。”
“你怎麼知道?”楊長史趕緊問道。
“大人,你看那些飛鳥。”李郎指著城樓說道:“有一些飛鳥從城樓裡飛進飛出,但是並沒有受驚的跡象,就憑這點,小人就可以肯定城樓裡沒藏敵人。”
楊長史趕緊舉起望遠鏡細看。見城樓窗戶裡果然有一些喜鵲麻雀等鳥類飛進飛出,絲毫沒有受驚的跡象,還有幾隻麻雀乾脆就停在了窗楣上啄食,間接替自己偵察了窗下有無藏兵,楊長史的猥瑣老臉也頓時拉得比驢還長了,哀嘆道:“難道說,袁譚匹夫是真打算投降?”
“大人,算了吧。”李郎安慰道:“袁譚投降,鄴城戰事就可以立即結束。我們也可以進城了,好過在城外住帳篷百倍。”
“本大人寧願再住幾個月的帳篷,也不願這麼多金銀財寶從眼前白白溜走啊。”楊長史哀嚎道:“袁譚匹夫如果真的投降,鄴城裡的文武官員也全都跟著投降,到時候主公肯定下令保護他們的財產。本大人就沒機會抄家了,沒機會發財了啊。”
跟著楊長史抄家多少能撈些油水的李郎也是唉聲嘆氣,可是事已至此,李郎也是無計可施,只得對楊長史是好言安慰,勸說楊長史下臺離開,同樣束手無策的楊長史也沒辦法。只好是垂頭喪氣的隨李郎下臺,臨轉身時,楊長史又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遙遙看了看自己曾經流連忘返的冀州官員府邸集中的街道。表情委屈得簡直就想哭出來,“那麼多的金銀財寶啊,難道就要離我而去了?”
楊長史回到自軍旗陣時,陶副主任本想問他是否察覺什麼疑點。可是看到楊長史沮喪的痛苦表情,陶副主任又馬上得到了答案。所以陶副主任也不再開口,只是繼續等待午時來臨,同時也在心裡盤算,“如果袁譚真是詐降,那他打算如何施展詭計?”
陶副主任和楊長史這對無良主臣忐忑不安的盤算間,午時終於到了,先是鄴城南門的吊橋緩緩放下,接著城門緩緩開啟,袁譚公子效仿古書上記載的秦帝子嬰,朝服方巾,以白綾自縛雙手於胸前,領著郭圖、高幹等袁軍文武和一隊衛士慢騰騰的走出城來,走過吊橋到了護城河對岸不遠處,直接就跪在了齊膝深的泥水裡,郭圖和高幹等人也是一起跪下,霎時間就跪滿了袁譚公子身後和兩旁,郭圖還捧起了手中的印綬和戶籍名冊。
在越過護城河時,袁譚公子帶出城的衛士和高幹、郝昭、呂曠等武將,還把手裡的刀槍和配劍全部扔到了城門兩側,以示投降誠意,空著手隨袁譚公子過河,一起跪到了泥水裡,雙手扶地,等待陶副主任過來受降。
從原始望遠鏡裡看到這點,當袁譚公子雙膝跪下的那一剎那,陶副主任緊提到了嗓子眼也頓時放到了心裡,暗道:“不可能耍詐了,是真投降。”
“完了!”這是楊長史看到袁譚公子跪下時的第一反應。
“主公,應該沒問題了。”賈老毒物也鬆了口氣,微笑說道:“可以過去受降了。”
陶副主任點點頭,一揮手再一夾戰馬就往前走,帶頭走向跪在泥水裡的袁譚公子,心裡也開始盤算怎麼安慰和封賞這個痛改前非的大舅子,給三舅子樹立一個榜樣。徐州眾將率領軍隊緊隨其後,或步行,或策馬,艱難的淌過齊膝深的泥水,走向跪滿了一地的袁軍隊伍。
只有楊長史呆立不動,直到李郎悄悄推了楊長史一把低聲提醒,楊長史才回過神來,這才愁眉苦臉的跟上了隊伍,心裡盤算的,還是如何攪黃這場受降,
看到陶副主任和預料的一樣,策馬走在了最前方,袁譚公子心中是既歡喜又激動,還又緊張萬分,心臟激烈跳動得連自己都可以聽到聲音。高幹、郝昭和呂曠等武將也是如此,郭圖先生更是緊張得連全身都在微微顫抖。
時間幾乎了凝滯了一樣,隨著陶副主任等人的漸漸走近,袁譚公子也越來越是緊張,四肢雖然已經基本浸泡進了又凍又滑的泥漿裡,但額頭上還是冷汗滾滾,心裡不斷祈禱,“陶賊,你一定要下馬來攙我,一定要下馬來攙我啊!”
終於,陶副主任在袁譚公子的前方十步處勒住了戰馬,甩韁翻身下馬,抬步過來攙扶袁譚公子,令人噁心的醜陋臉上還露出讓人肉麻的虛假微笑。見此情景。袁譚公子歡喜得幾乎心臟蹦出胸膛,下意識的低下腦袋以示臣服,並悄悄扯開了手上活釦,也握緊了手裡的硬物…………
“慢著!”
彷彿驚雷一般的聲音忽然傳來,緊接著,楊長史擠開眾人衝到了陶副主任面前,跳下戰馬拉住了陶副主任大吼道:“主公,不能過去!如果袁譚匹夫身邊的人都是刀斧手,亂刀拔你砍死怎麼辦?”
“什麼?!”袁譚公子和高幹等人一起飛快抬頭。難以置信的看向楊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