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君子出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主公,這該不會是袁術的二虎競食之計吧?故意以皖縣為餌,誘使我軍為了皖縣與荊州軍翻臉開戰,讓袁術坐收漁利?”
偷看著陶副主任的神情和臉色,新成為陶副主任走狗不久的劉曄還有些拘束和拘謹,用詞謹慎的發表自己的分析道:“袁術之前本已經不再指望荊州援軍,忽然把居巢、皖縣二城的錢糧送給荊州軍,換取荊州軍北上舒城救援,這點本身就值得懷疑,皖縣守將李術卻又在荊州軍即將接管皖縣城池時,突然公開宣佈叛出淮南軍,決定歸降我軍請求我軍出兵接管皖縣,這點就更值得懷疑了。”
見陶副主任沒有說話,目光還看向自己,露出傾聽神情,新走狗劉曄有了些底氣,提高聲音說道:“在下是廬江本地人,又曾出任過廬江郡相,與那李術接觸頗多,深知那李術不僅是極得劉勳信任的心腹重將,且其為人貪鄙,喜歡阿諛奉上,對下卻粗暴寡恩,橫徵暴斂,皖縣在廬江算是數得著的富庶之鄉,李術之所以能夠出任皖縣守將,完全是因其搜刮有方,能夠替劉勳和袁術在皖縣弄到大批錢糧,如此性格之人,怎麼會為了皖縣百姓而主動背叛袁術,又怎麼會為了百姓主動來向我軍請降?”
說到這,劉曄總結道:“所以在下認為,雖然還不能肯定李術請降一事是真是假,但以李術的為人與目前的局勢。其中有詐的可能還是要大得多,對李術請降一事最好還是置之不理。而且荊州軍目前已然兵臨皖縣城下。我軍倘若出兵皖縣,必然將與荊州軍發生衝突。衝突不分勝敗,也都會極不利於我軍用談判手段把袁術逼過長江的原訂計劃,進而還會給我軍增加無謂傷亡,惡化我軍與劉表本就不算友好的關係,影響我軍在淮南立穩腳步的大計,得不償失。僅一利而有百害。”
新走狗劉曄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堆,陶副主任始終都是不動聲色,僅僅是又拿起李術那道鮮血寫成的請降血書玩弄,上面不只有李術一個人的鮮血。還有二十三名皖縣當地門閥士族的鮮血,目光中眼神遊離不定,猶豫難決。
不只是陶副主任猶豫難決,旁邊的賈詡和魯肅也都是沉默不語,魯肅與陶副主任相處時間最久,熟知陶副主任的性格為人,賈老毒物跟隨陶副主任的時間,但擅長洞悉人心,掌握人性,早與魯肅一樣的瞭解陶副主任——滿肚子的男盜女娼。滿腦袋的缺德壞水,同時又滿嘴的仁義道德,喜歡作秀,喜歡以偽君子面目欺世盜名,坑蒙拐騙,對偽善名聲尤其著重,所以賈老毒物心中再是贊同劉曄的見解,此刻也不想開口附和勸說。
果不其然,玩弄著請降血書盤算許久之後。陶副主任果然還是開了金口,沙啞著嗓子說道:“接受李術請降,出兵皖縣,接管皖縣城池!”
“主公——!”
劉曄驚叫起來,陶副主任卻搖了搖頭,揮手製止劉曄的勸阻,冷靜的說道:“子揚先生,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我又何嘗看不出來這是袁術匹夫的二虎競食之計?但沒辦法,這次的陷阱我必須得跳!因為這道請降血書上,不只有李術一個人的名字,還有二十三名皖縣豪族大戶的當家人名字,我如果把這道請降血書置之不理,不只會傷了皖縣的這二十三家豪族大戶的心,還會傷了整個廬江所有士族門閥的心,損失必然更大。”
“可是……。”
劉曄本還想勸阻,陶副主任卻再一次搖頭揮手,更加冷靜的說道:“子揚先生,我知道你對廬江本地門閥豪強沒有多少好感,主張抑制豪強,當初的鄭寶就是例子,我是發自內心的欣賞你的這個主張,但我必須考慮和顧及全域性,這一次你的見解雖然正確,我卻不能採納,所以子揚先生也不必再勸了,我意已決,不會改變。”
見陶副主任已經下定了決心,劉曄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是乖乖唱諾退下,那邊賈詡卻拱手說道:“主公,為避免事態擴大,不妨先禮後兵,先派一員使者與荊州軍聯絡,告訴他們皖縣已向我軍請降的訊息,勸說荊州軍隊放過皖縣,並且承諾給荊州軍隊一定補償,如此一來,荊州軍隊能夠接受固然最好,即便不能接受,動手之時我軍也可以師出有名,動手之後也利於我軍善後。”
“文和先生所言大善,正合我意。”陶副主任終於點頭,又道:“還是派宋愷去和荊州軍隊聯絡吧,告訴荊州隊伍那邊,只要他們放過皖縣不與我軍爭奪,那麼我軍接管皖縣城池之後,城中所屯官糧軍糧我軍送給他們一半,做為感謝——如果荊州軍隊能夠接受這個條件,錢糧分配的比例還可以商量。”
魯肅點頭答應,趕緊派人去傳宋愷過來聽令,賈詡則又說道:“主公,出征皖縣的主將人選也必須慎重選擇,這個主將必須頭腦冷靜,能夠剋制自己,有擔當,能夠在混亂局勢中當機立斷,不至於為了顧忌行動後果而束手束腳,陷入被動,也不至於鹵莽行事而使事態無法挽回,這樣的人選,在我軍之中可不好找。或許,陳到將軍能夠擔當此任。”
“不,不用挑選別人,我親自領兵去皖縣。”陶副主任沉聲說道:“陳到雖然冷靜睿智,也有擔當,但這此事牽涉太大,全部委託於他,怕是他也承擔不起,只有我親自去皖縣,才能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好在皖縣距離舒城不算太遠,一百七十里的路程,快馬一天就能抵達。”
“主公親自去了皖縣,那舒城這邊怎麼辦?”魯肅擔心的問道。
“大軍暫時由子敬你統率。文和先生副之,遇事你們協商了處理。中軍虛打我的旗號,製造我仍然在軍中的假象震懾敵人。”陶副主任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我這次打著陶基的旗號出征。到皖縣戰場見機行事,陶基是我唯一的堂弟,以他的名譽全權代表於我出面和荊州軍隊交涉也夠分量。”
魯肅和賈詡等人見陶副主任主意已定,便也不再羅嗦什麼,當下又與陶副主任協商了出征事宜,決定由陶基率領君子軍和許褚、曹性二將率領一萬步兵陪同陶副主任出征。餘者盡皆留在舒城大營與淮南軍對峙,深溝高壘做好防禦,並約定每日兩次派出信使保持聯絡並交換訊息,小袁三公如果再遣使者出城協商談判。則由魯肅和賈詡出面虛與委蛇,拖延時間等待陶副主任歸來——還好皖縣距離舒城只有一百七十餘里,對於機動速度變.態到了極點的君子軍來說,只有一天不到的路程,所以問題應該不大。
敲定了這些決議,當夜陶副主任召集麾下眾將宣佈了自己的決定,要求眾將在自己離開時服從軍師魯肅的命令,交代了各種事宜,然後到了第二天清晨,陶副主任就領著君子軍與一萬步兵出發了。取桐鄉小道繞開已經被荊州軍控制的居巢城直插皖縣,同時派出使者先行趕往皖縣與荊州軍聯絡交涉,力爭以談判手段解決皖縣歸屬之爭。而舒縣城中的淮南守軍雖然發現了徐州軍隊分兵,卻沒有立即採取應對措施,只是耐心等待皖縣訊息不提。
………………
論隊伍的行軍速度,徐州步兵的速度恐怕連君子軍的三分之一都趕不上,不過無所謂,反正君子軍的作戰特點也註定了無法與步兵攜手作戰,讓君子軍當先鋒為步兵開路。還正方便了陶副主任先行抵達皖縣城下與荊州軍隊交涉談判,所以行軍兩天繞開了荊州軍盤踞的居巢後,陶應馬上就安排許褚、曹性率軍後行,自己與陶基率領君子軍先行出發,快馬加鞭的趕往六十里外的皖縣戰場。
率領君子軍向西走了不到二十里,陶應又碰上了之前自己派去與荊州軍交涉談判的使者宋愷,見面後陶應剛問及出使情況,宋愷馬上就哭喪著臉答道:“主公明鑑,不是小人沒有盡力,是那位黃射將軍實在太狂了,剛聽小人說完來意,馬上就把主公的書信撕得粉碎,說什麼皖縣是袁術送給荊州的城池,皖縣城裡的所有錢糧也已經都是荊州軍隊所有,憑什麼要分給我軍一半?還說他攻破皖縣之後,會把那些寫血書向我軍請降的所有人全家男丁殺光,女眷全部充為奴婢,然後再提兵北上,到舒縣城下與我軍決一死戰!最後,那黃射將軍還把小人趕出了大營。”
聽到宋愷這番介紹,年少氣盛的陶基當然是暴跳如雷,咬牙切齒的發誓要在戰場上給黃射一個好看,只比黃射大一兩歲的陶副主任卻是笑了,道:“年少得志,仗著家族勢力當上一個統兵大將,果然就不可理喻了。皖縣的情況呢?黃射有沒有提兵攻城?”
“攻了。”宋愷點頭,又幸災樂禍的說道:“不過皖縣的城池很是堅固,地勢也比較險要,所以黃射匹夫攻城時吃了不小的虧,聽說已經派人到樅陽調援軍去了。”
“調援軍?”陶應心中一動,忙問道:“怎麼?黃射目前手裡的兵力不多?”
“不多,最多隻有五千來人。”已經在軍營裡摸打滾爬了好幾年的宋愷飛快答道。
“只有這麼點兵力?”陶應又是一喜,稍一盤算後,陶應先是安排宋愷繼續東進去與許褚、曹性率領的步兵隊伍會合,然後轉向旁邊的陶基笑著說道:“三弟,黃射小兒手裡的兵力不多,又要留下一批軍隊守衛大營和防範皖縣守軍,能夠出動的兵力肯定更少,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們哥倆乾脆把那個黃射小兒好好收拾一頓如何?”
“好主意!”陶基先是鼓掌,然後又趕緊問道:“二哥,你之前不是一直要求我軍避免與荊州軍發生衝突嗎?怎麼現在又決定動手了?”
“我是很想避免與荊州軍隊發生衝突。”陶應很是無奈的答道:“可是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黃射那個黃口小兒張狂到了這個地步,不打能嗎?所以沒辦法了。只能是先和他幹一仗,打掉他的囂張。然後再慢慢想辦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