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袁譚(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上開始準備獸醫,召集得越多越好,讓他們隨軍出征,免得象前幾次那樣,好不容易在戰場上俘虜了敵人的戰馬,又因為戰馬受傷醫治不及時死了殘了,不能再用上戰場,白白浪費。”
這是陶副主任在得知老丈人準備派出大量騎兵教訓自己後的第一反應,然後對此早有心裡準備的陶副主任也沒有遲疑,一邊火速派出信使向曹老大求援,一邊馬上召集眾多幫兇走狗,討論和制訂迎戰策略。
陶副主任著手佈置迎戰準備的時候,咱們的袁譚公子也已經率軍從奉高城下撤回了青州境內,開始著手佈置攻打徐州琅琊郡的策略,然而給興高采烈的袁譚公子兜頭潑了一瓢涼水的是,袁譚公子的副手、頗有智謀的青州別駕從事辛毗竟然堅決反對發起這場戰事,還力勸袁譚公子出面,阻止大袁三公發起這場沒多少意義的戰事。
“公子,陶應奸賊確實可恨,也罪該萬死,但現在出兵並沒有多少意義。”真實才幹遠在其兄辛評之上的辛毗苦口婆心勸道:“我軍主力已然北上,南線兵力除了提防已經與我軍交惡的曹孟德外,已經抽不出太多兵力攻打徐州,而徐州主力盡在北線,還養精蓄銳了許久時間,我軍以弱攻強、以寡敵眾,不僅勝算很小,說不定還有可能吃到敗仗。”
“這時候出兵伐陶時機太不恰當了,所以大公子最好還是勸一下主公暫且忍耐,請主公退一步海闊天空,暫時與那陶賊虛與委蛇,待到我軍主力剿滅了公孫瓚回師南下,屆時不要說是教訓陶應奸賊了,就是一舉拿下徐州全境也並非毫無希望,現在出兵伐陶,除了空耗兵馬錢糧外,很難有大的收穫。”
“佐治太短見了。”袁譚公子不高興的說道:“陶應小賊忘恩負義,膽敢勾結曹阿瞞制衡父親,拒絕遵從父親號令,如此不孝不義之賊,若不迅速從重懲治,父親的顏面何存?天下諸侯又將會如何藐視父親尊嚴?”
說到這,袁譚公子又咬牙切齒的補充了一句,“況且那陶應小賊最擅長的就是阿諛奉承,溜鬚拍馬,我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讓父親和他徹底撕破臉皮,說不定要不了多久,陶賊又會利用他的女婿身份,千方百計的討得父親歡心,哄得父親對他放鬆警惕,他又乘機與那袁尚勾搭成奸,聯手在父親面前陷害於我!”
“可是這時候出兵,我們勝算不大啊?”辛毗苦著臉又說道:“大公子圍攻奉高兩月有餘,都沒有拿下奉高城池,現在又去攻打陶賊父子經營多年的琅琊城池,勝算實在不大啊。”
“我久攻奉高不下,全是因為那陶應小賊在南線放水,故意縱容呂虔賊子的主力回援奉高!還有因為我的兵力不足,沒有後續援軍。”袁譚公子不高興的辯解,又惡狠狠的說道:“但就算這樣,我還是照樣拿下了萊蕪、贏縣、博縣和牟縣四座城池,打得呂虔賊子被迫向兗州的夏侯惇賊子求援!”
“現在又不同了。”袁譚公子又獰笑說道:“徐州賊軍的戰鬥力遠不如曹賊隊伍,琅琊郡又是地廣人稀、河流稀少,正適合我麾下的幽燕鐵騎一展所長,到時候不要說陶應小賊不敢舉徐州傾巢之兵北上救援,就算他顧頭不顧尾的帶著所有徐州賊軍主力北上,我也照樣能讓他有來無回,一洩心頭之恨!”
還是那句話,大袁三公雖然不幸身為陶副主任的女婿,卻對女婿軍隊目前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根本就不知道女婿軍隊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什麼情況,所以同樣對徐州軍隊不夠了解的辛毗儘管極力勸說袁譚不要發起戰事,但還是拿不出有力的辨據來說服袁譚公子聽從自己的意見,只能是無可奈何的看著袁譚公子一意孤行,積極準備南征琅琊。
更讓袁譚公子充滿信心的還在後面,就在當天傍晚,大袁三公又命大將淳于瓊給袁譚公子帶來了五千烏丸騎兵——這也是大袁三公在南線最精銳的預備隊了,同時大袁三公還把袁譚公子的得力助手郭圖郭公則也派到了青州,預備著給袁譚公子出謀劃策,幫助袁譚公子提兵南征。
除此之外,大袁三公還讓郭圖給袁譚公子帶來了一句話,“陶應小子必須教訓,重重教訓,讓他知道誰才是他最大的依附靠山!但攻伐不可過深,須防孤軍深入陷入險境。如果陶應小子遣使求和,可以接受,稟報為父另做處置。”
但很可惜,深恨陶副主任入骨、又急於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袁譚公子,理所當然的選擇性忽略了大袁三公的後兩句交代。
當然了,長年隨父征戰的袁譚公子也不是完全輕敵,至少沒有莽莽撞撞的就帶著軍隊直接殺進了徐州琅琊,還是先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細作探察徐州軍隊的動靜,然而讓袁譚公子冷笑連連的是,陶副主任在琅琊郡內做出的唯一調整,只是派來了一個叫做橋蕤的淮南降將,讓他率軍三千趕到莒縣接管防務,輔佐徐州琅琊相蕭建守衛莒縣這座琅琊郡的第二重鎮。至於琅琊第一重鎮開陽城,陶副主任則乾脆沒做任何調整,還是讓孫觀率軍守衛,不明數量的徐州主力則屯駐在琅琊郡最南端的即丘一帶,並沒有抓緊時間趕赴琅琊各城以逸待勞。
“陶賊怎麼如此佈置?這完全不合情理啊?”足智多謀的辛毗先生算是徹底看不懂陶副主任的佈置了。
“陶賊果然有名無實,他的騎兵數量遠不如我軍,竟然還不抓緊時間讓機動緩慢的步兵隊伍北上守城,準備留著在野戰中給我軍騎兵盡情屠殺,真乃無能之輩。”這是袁譚公子對陶副主任戰術的輕蔑評價。
“陶賊或許是想誘敵深入,放棄琅琊郡的其他城池只守莒縣和開陽,讓我軍在糧草不濟的情況下只能做出兩個選擇,一是退兵,二是孤軍深入到即丘與他決戰,讓他贏得更好的以逸待勞機會。”這是郭圖先生得出的結論,然後郭圖先生又笑道:“不過陶賊這樣安排,對我軍而言也是最好不過,只要拿下了莒縣和開陽,我軍也就在琅琊站穩腳步了,將來再想攻取繁榮富庶的東海與彭城兩郡,也就容易多了。”
得出這番結論時,兵貴神速的袁譚公子留下副手呂曠、呂翔兄弟和趙雲等將守衛青州後,已經率領兩萬大軍殺入了琅琊郡內,琅琊最北端的諸縣、東武二城根本就沒得到過後方主力的增援,無力與冀州大軍抗衡,便很果斷的一起選擇了開城投降,讓志得意滿的袁譚公子總算是旗開得勝了一把。而更讓袁譚公子喜出望外的是,陶副主任此前根本就沒有運走這兩座縣城城內的存錢存糧,不僅白白便宜了袁譚公子,也為袁譚公子的大軍減輕了一些後勤負擔。
再從投降的縣令陳慈等人口中得知,琅琊郡北部的沂水、東安與琅邪等縣的情況也是如此,城中囤積的錢糧也是沒被徐州軍隊轉移走,袁譚公子難免是貪念大生,一度計劃分兵攻取這些城池奪糧自給,幸得郭圖和辛毗極力勸解,說是這些城池地處偏遠,既存糧不多又交通不便,以取分兵奪取,倒不如等先拿下了琅琊腹地的莒縣重鎮,切斷這些偏遠縣城與徐州大本營的聯絡,然後傳檄可定,犯不著自己拆散本就不多的兵力去攻打。
袁譚公子也算是一個從善如流的好公子兼好統帥,覺得郭圖和辛毗言之有理後便也沒有遲疑,立即以高覽為先鋒率領騎兵開路,自率大軍一路直撲莒縣,並且還很謹慎的多派斥候細作探察徐州軍隊動向,以免客場作戰誤入陷阱。
三天後,袁譚公子的大軍順利抵達了琅琊郡的腹地莒縣城下,徐州軍隊的莒縣守將蕭建和橋蕤也沒敢出城迎戰,只是收回了兵力據城死守。見敵人連和自己打一個照面的勇氣都沒有,袁譚公子志得意滿之下,又不等營寨立定,馬上就率領郭圖、辛毗、淳于瓊和岑壁等文武官員齊赴莒縣城下探城,尋找破城之策。可是真正到了莒縣城下後,袁譚公子卻當場傻了眼睛,也當場驚撥出聲,“狗日的!這城不好攻啊!”
能讓袁譚公子發出如此慘叫的,當然是莒縣的城防工事完善得有些過分,還過分到了幾近變.態的地步,城牆明顯經過加固修補自不用說,城上建築全部披上了防備霹靂車的護陴籬索也不用說,護城河更明顯經過了加寬和加深,引入了莒縣東面的沭水活水,寬達三丈以上,水流遄急,難渡難填。
護城河與城牆之間新建了一道土木結構的羊馬牆,羊馬牆前方又是密密麻麻的尖銳鹿角,羊馬牆後方則隨時可以佈置守軍,以弓弩射殺護城河對面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