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別字坑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偕率領的廬江援軍離開合肥城打了個轉,出城象烏龜爬一樣走了還不到六十里,馬上就象兔子一樣逃回了合肥城閉門死守,打前鋒的君子軍把訊息送回陶應面前,正在率領著徐州主力急行軍南下的陶副主任頓時就傻了眼了——徐州主力可是來尋求與小袁三公的廬江援軍決戰的,現在廬江援軍逃回了合肥城裡,徐州主力還怎麼打?總不能強攻合肥堅城打耗時又耗力的攻堅戰吧?
無可奈何之下,為了不讓將士白白浪費體力,陶應只能是讓徐州主力隊伍在合肥以北五十里外紮下營寨,停下腳步休息,又命令君子軍不得攻打合肥,兵退二十里安營紮寨,時刻偵察合肥城中的敵人動靜,同時謹慎多疑的陶應少不得親自審問俘虜,當面向他們瞭解劉偕忽然退兵的原因。
徐州主力能夠抓到的袁術軍俘虜,當然是被君子軍殺散的鄭寶隊伍的漏網之魚,可惜這些小魚小蝦連劉偕軍主力為什麼拋棄他們都不知道,就更別說向陶應交代劉偕忽然撤回合肥城的原因了。所以陶應一番審問下來,也僅僅只是瞭解到了這些俘虜出自廬江點軍司馬鄭寶的隊伍,劉偕率領主力撤退時沒有把命令鄭寶的前鋒隊伍也跟著撤退,劉偕主力忽然撤退的真正原因誰也不知道。
“難道劉偕是被我軍嚇怕了?透過斥候探馬探察到了我軍主力南下的訊息,不敢和我軍主力硬碰硬,所以趕緊溜了?”
這是陶副主任得出的初步結論,不過這也不能怪陶副主任狂妄,關鍵是在陶副主任的記憶中,還真沒有劉偕這號人物。自然不會把劉偕當成危險對手來警惕提防。而陶應麾下的幫兇走狗們也幾乎都是如此認為。尤其是新近加入徐州軍隊的侯成等原呂布軍將領,更是公開的叫囂,“劉偕匹夫肯定是怕了。袁術匹夫的九江軍和歷陽軍都已經被我們打垮,廬江軍連歷陽軍都比不上,那還有膽量和我們徐州軍隊的主力正面對抗?”
劉偕率領的廬江援軍正面對抗絕對不是徐州主力的對手。這點陶應相信,可是廬江軍主力撤回了合肥城裡,這點卻又讓陶應萬分為難,有心想攻打合肥城,怕耗費時日後方生變,不打合肥城直接撤回曲陽,那麼將袁術各路援軍各個擊破的戰術也就破產。進退兩難之下,一向足智多謀的陶副主任難免也有些無從抉擇的感覺。
當然了,正所謂好人不長命。壞蛋活千年,蒼天不開眼,正當陶副主任遲疑難斷的時候。行營外卻又來了十餘名袁術軍士兵。主動向徐州軍隊交出武器,並且懇求陶應接見說是有機密大事奏報。陶應情知有異立即接見,這才知道投降計程車兵全是廬江豪戶鄭寶的家丁,為首的還是鄭寶的管家長子鄭結。而鄭結求見陶應的目的也不是其他,正是替廬江大將鄭寶和鄧當秘密請降,同時說明鄭寶與鄧當願做內應,協助徐州軍隊拿下合肥城。
咱們的陶副主任有多麼的多疑,這裡也就不用羅嗦了,總之聽完鄭寶的心腹鄭結說完來意之後,陶副主任的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小心提防,凝視著鄭結的面孔問道:“汝主鄭寶與吾素不相識,更無恩義情分,因何願為吾冒此奇險?充當內應?”
鄭結被陶副主任銳利的目光盯得有些發慌,戰戰兢兢的答道:“使君有所不知,我主鄭公本是廬江豪戶,因不滿袁術賊子橫徵暴斂,有意率領本族老小遷居江南,不料訊息走漏,廬江太守劉勳親自領軍包圍了我主莊園,要把我主捕拿下獄,還要解散鄭傢俬兵,幸得淮南名士劉曄先生與我主交好,及時趕到出面調停,勸說我主率領家兵歸順劉勳匹夫,受封廬江點軍司馬一職,我主本也沒有叛心,誰曾想那劉勳匹夫不安好心,想要借使君之手除掉我主……。”
大概介紹了一下鄭寶的背景來歷後,鄭結又把劉偕借刀殺人的經過詳細介紹了一遍,說明鄭寶是在走投無路之下才被迫來投,末了又磕頭說道:“使君,草民所言句句屬實,使君若是不信,儘可向貴軍抓到的俘虜詢問,之前與貴軍交戰的廬江隊伍,盡數都是我主鄭寶公的家族私兵,也都知道我主鄭公被迫歸順劉勳匹夫的前因後果,使君請仔細查實,小人若是說了半句假話,情願領受車裂之刑。”
見鄭結神色除了緊張外並無詐色,又聽到鄭結敢誇下如此海口,陶應心中也已然信了八成,但是出於多疑習慣,陶應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都是鄭寶原來的私兵?劉勳收編你們的隊伍後,難道沒有重新編制?打散後重組?”
“回稟使君,沒有。”鄭結老實答道:“我主鄭寶公接受劉勳匹夫的官職,前提條件就是不得整編與改編麾下隊伍,劉勳匹夫開始不肯答應,多虧了劉曄先生極力斡旋,勸說劉勳匹夫接受了這個條件。當時劉曄先生是在兩軍陣前當面調和斡旋,我主的私兵隊伍每一個人都親眼看到了這事,使君也可以向其他人詢問。”
“看來不假了。”陶應心裡嘀咕了一句,又好奇問道:“劉業(音同曄)先生?這位劉業先生是什麼人,如此神通廣大,竟然能說服劉勳接受這樣的條件?”
“回稟使君,這位劉曄先生可不是普通人。”鄭結頗有些自豪的答道:“劉曄先生乃是大漢武帝之後,皇室宗親!詩文歌賦,天文地理,醫卜星相,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在淮南一帶是大名鼎鼎,威信過人,跺一腳廬江就得抖三抖!劉曄先生出面勸說調停,劉勳匹夫也不敢不給他面子,還把劉曄先生聘為了廬江郡丞,這次劉偕匹夫率軍出征,劉曄先生又兼任了參軍一職!”
“這麼了不起?劉業?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陶應有些奇怪,不過考慮到老劉家的造人功夫了得,後代裡有一些自己從沒聽說的傑出人才並不奇怪。所以陶應很快就把這個問題暫時放在一邊。又仔細盤算了片刻後。陶應向鄭結吩咐道:“你先下去休息,待吾與眾將稍作商量,然後再給你答覆。來人。請這位鄭結將軍去休息,好酒好菜招待。”
見陶應態度友善,緊張萬分中的鄭結當然是大喜過望。趕緊向陶應磕頭告辭,隨衛士到後帳休息不提。鄭結前腳剛走,陶應馬上就派隨軍主薄陳應領人審問俘虜,把之前抓到的袁術軍戰俘分開審問,驗證鄭結之言是否有假,結果也是理所當然的,所有俘虜的交代,都證明鄭結確實沒有說半句假話。而確認了鄭結所言屬實之後,陶應也不再猶豫。馬上下令全軍繼續南下直逼合肥城,又讓鄭結率領十幾名敗兵連夜返回合肥城,去與鄭寶聯絡。表示自己願意接受鄭寶的投降。待到攻破合肥城後,定然重賞鄭寶云云。
也是出於謹慎。在把書信交給鄭結時,陶應又不放心的交代了一句,“回去告訴鄭寶將軍,行事千萬要小心謹慎,萬萬不可走漏風聲,自取滅門之禍!那怕是那位與你家主交好的劉業先生,也千萬不能讓他提前知道此事,要小心人心隔肚皮。不過也別傷害劉業先生,劉業先生既然是淮南名士,城破之後他如果能歸降我軍,也是我軍之福。”鄭結恭敬答應,小心將陶應密信貼身藏好,領著十幾個鄭寶的絕對心腹連夜告辭而去。
送走了鄭結這群帶路黨,第二天清晨,徐州主力啟程繼續南下,於下午申時左右抵達合肥郊區,同時陶基也領著君子軍前來與陶應回合,還報告了鄭結一行人已經順利返回合肥城中的好訊息,陶應聽了更是歡喜,趕緊又下令大軍在合肥北門外十里處紮下大營,一邊準備攻城器械,一邊耐心等待鄭寶的迴音。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徐州主力著手準備攻打合肥城時,留守曲陽的魯肅忽然派快馬送來告急書信,說是徐州軍隊的死對頭劉皇叔東山再起,在汝南組織了兩萬多烏合之眾,從下蔡一帶渡河南下,袁術軍卻絲毫不做阻止,還給劉皇叔送去了大批的糧草軍械,似乎有聯手傾向。而這封書信剛剛看完,魯肅新的告急書信又已經送到了陶應面前,說是劉皇叔的隊伍已經渡過了肥水在東岸安營,距離曲陽也已經只有三十來裡!
“大耳賊居然真沒死?還又拉起了這麼多隊伍?”
隔了半年多時間終於又收到了劉皇叔的訊息,陶應當然是驚訝萬分,一旁的主薄陳應則焦急說道:“主公,大耳賊的隊伍有兩萬之眾,我軍在曲陽城裡只有六千守軍,我們是不是應該立即回援曲陽預防萬一?”
“不急。”陶應搖頭,胸有成竹的說道:“大耳賊兵力雖眾,但曲陽城池頗為堅固,子敬和文向也統兵很是得力,短時間內,大耳賊攻破曲陽的可能不大,況且臧霸還駐紮在鄰近的陰陵城外,曲陽即便告急,臧霸也可以在半天之內返回曲陽助戰。”
“可是關羽張飛二將都有萬夫不擋之勇,臧霸和徐盛二位將軍怕不是他們的對手。”陳應不放心的提醒道:“而且曲陽周邊還有袁術的壽春主力和陰陵的橋蕤隊伍,也隨時可能投入攻打曲陽的戰事,軍師他們面臨的壓力勢必更大,如果曲陽有什麼閃失,我們的主力可就要變成了一支無糧無援的孤軍了。”
說陶應不擔心這點是假的,但是眼下攻打合肥在即,就此退兵不僅將前功盡棄,劉偕率領的廬江援軍也會乘機北上,與袁術軍的北線主力會師聯手,讓徐州軍隊永遠失去把袁術軍各支隊伍各個擊破的機會,所以陶應思慮再三之後,始終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這麼辦吧,給魯肅和臧霸各去一封書信,讓臧霸立即放棄牽制橋蕤的任務,撤回曲陽助守預防萬一;讓魯肅堅守曲陽,只許守城不許出戰,堅持七天,七天之內,我軍主力一定返回曲陽救援!”
陳應一口答應,趕緊提筆做書,陶應則起身走到了大帳門前。眺望著遠處的合肥方向。心中暗暗唸叨,“從合肥回援曲陽的路程有兩百二十里,要讓士兵保留體力作戰。起碼得用三天時間走完這兩百二十里路,也就是說,我只有四天的時間拿下合肥城。鄭寶。鄧當,你們的動作可一定得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