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下就冒昧直言了。”魯肅也不客氣,朗聲說道:“依肅之見,徐州周邊群雄中,曹操應該首先排出,曹賊素以奸詐著稱,不會看不穿公子用意,把玉璽給他毫無用處。北面的袁紹和公孫瓚正在死戰,不決出雌雄前無力南顧,等他們分出勝負後,公子你也差不多用不著怕他們了,所以他們也可以排除。呂布反覆無常,貪似豺狼又實力較弱,把玉璽給他既無必要,又有可能讓他認為公子你軟弱可欺,對徐州貪念更生。南面的劉繇、嚴白虎和王朗等人皆是庸碌無能之輩,公子你不去收拾他們,他們就已經感激不盡了,所以他們也不用考慮。”

“至於最後那個諸侯。”魯肅在這頓了一頓,微笑說道:“無論是戰略需要還是戰術需要,他都是最理想的託付人選,而且把傳國玉璽交給了他,公子還有再次取回玉璽的機會。”

陶應露齒一笑,道:“軍師,看來我們又想到同一點了,不知軍師可願辛苦一趟,去擔任這個使者?”

“公子差遣,肅敢不從命。”魯肅一口答應,與陶應對視哈哈大笑,旁邊的陶基和章誑等徐州眾將則滿頭霧水,不知陶應和魯肅說的到底是誰,又究竟有什麼戰略戰術目的?

……………………

陶應和魯肅哈哈大笑的同一時間,孫堅和孫策父子的兩個舊部程普和黃蓋卻是在哇哇大叫,怒火沖天,因為他們根本就沒來得及帶著孫策的屍首登船渡江,就被袁術軍大將陳芬率領的水師堵在了岸上,然後船上袁術軍迅速登岸,把幾百孫策殘兵迅速包圍,逼著孫策殘軍放下武器投降,孫策殘軍裡的少部分袁術軍士兵很痛快的就放下武器,而黃蓋和程普權衡再三,終於還是放下了武器暫時保住性命,在陳芬面前極力為孫策辯白,言明孫策並無反叛之心。

讓程普和黃蓋憤怒萬分的是,陳芬根本就不聽程普和黃蓋的半點解釋,一口拒絕將孫策屍體送到曲阿交給孫堅遺孀的請求,決定孫策的屍體先行送往壽春,交給袁術處置。同時陳芬又解除了所有孫堅舊部將士的武裝,暴斂天物的把這些百戰精兵打散編制,放到了戰船上當出苦力的搖槳水手,程普和黃蓋也被解除了武裝打入了囚車,連同孫策的屍體一起送往壽春,交給袁術處置。

程普和黃蓋還不算慘,最慘的人還是孫堅的舊從事官朱治,為了給孫策報告紀靈出兵的訊息,朱治拋棄了他在壽春的妻兒老小單騎出逃,結果孫堅的舊恩倒是報了,這會再次落到袁術軍手中時,朱治甚至連到袁術面前解釋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被陳芬按照袁術的命令拿下斬首,他在壽春的妻兒老小,也已經早被關入大牢,等待被貶為奴僕的命運。

比較幸運的人是周瑜,因為周瑜並非孫堅舊部,又是以巢湖長的身份率領民間義勇加入袁術軍,所以陳芬也沒有過於難為周瑜,還決定把周瑜收編入伍,和其他的孫策殘部隊伍裡的袁術軍士兵一樣,繼續留在袁術軍隊伍裡當兵吃糧。然而周瑜並沒有接受陳芬的好意,還主動對陳芬說道:“陳將軍,請把在下也打入囚車,送到壽春去交給左將軍吧,孫策是在下的總角之好,他的一切在下都知道,請將在下送去獻給左將軍,左將軍一定會重賞於你。”

“你這話什麼意思?”陳芬驚訝問道:“難不成,你想到主公面前揭發孫策小兒的罪行?”

“不錯。”周瑜也不顧遠處程普和黃蓋等人瘋狂怒吼,無比平靜的點頭答道:“孫策確實有不臣之心,也有對左將軍的不敬之語,孫策這次出兵廣陵的其他打算,在下也一清二楚,在下願意戴罪立功,當面向袁公揭發孫策的種種罪行。”

說到這,周瑜頓了一頓,又道:“陳將軍,在下也算是名門之後,在下的祖父周景公與伯父周忠,都曾出任大漢太尉一職,在下的父親周異,也曾出任洛陽令,他們都與左將軍有過一面之緣,所以袁公一定會接見我,更不會責怪將軍小題大做。”

周瑜把話說到了這一步,陳芬當然不可能拒絕,所以陳芬也不再猶豫,馬上就答應了周瑜的請求,決定把周瑜連同孫策的屍體和程普、黃蓋等人一起送往壽春,交給袁術發落。但是壽春距離長江實在太遠,把周瑜等人押往壽春反倒不如走陸路方便和快捷,所以陳芬很快就安排了一隊人馬押送周瑜等人西進,陳芬率領的袁術軍水師則暫時駐紮在廣陵渡口,一邊封鎖廣陵徐州軍與袁術軍另一個敵人劉繇的聯絡,一邊等待紀靈率領的主力抵達,或者等待來自袁術的下一道命令。

孫策剛死,與孫策親如手足的周瑜就如此翻臉無情,還連到袁術面前揭發孫策罪行戴罪立功的話都說了出來,黃蓋和程普二將當然是暴跳如雷,大罵周瑜無情無義,禽獸不如,周瑜則是默默無語,任由程普和黃蓋如何大罵都充耳不聞,就好象已經忘記了與孫策的手足之情一樣。只有到了夜深人靜之時,周瑜才會縮在囚車一角默默落淚,口中喃喃自語,“伯符,你不要急,請再耐心等待幾天,我一定會把陶應小兒,送去給你做伴……。”

因為這一次路上沒有君子軍搗亂,押解周瑜等人返回壽春的袁術軍走得很快,才用了四天多時間就把周瑜等人送到東城,而紀靈率領的袁術軍東征主力也已經抵達了東城,駐紮進了孫策替袁術拿下的東城城外,只是紀靈已經收到了孫策全軍覆沒的訊息,無法繼續執行捕拿孫策問罪的任務,所以紀靈也沒有繼續東進,正在東城縣城裡花天酒地的等待袁術的命令,到底是繼續東進拿下廣陵,還是收兵返回壽春?

看到紀靈按兵不動,儘管紀靈並沒有說見不見周瑜等人,周瑜還是主動的在囚車裡大喊大叫,請求紀靈接見,還說有一個天大的秘密要當面稟報紀靈,也有一個天大的功勞要送給紀靈。看守無奈,只得向紀靈稟報此事,紀靈也萬分好奇,下令將周瑜押進東城,抽時間見了周瑜一次。

滿身鐐銬的被押到紀靈面前,一向自命清高的周瑜難得露出了一些諂媚之色,先是在紀靈面前雙膝跪下行禮,又自己報了家世和姓名,讓紀靈對自己產生好感後,周瑜又滿臉諂媚的說道:“恭喜紀將軍,賀喜紀將軍,有一個天大的功勞,已經在等著將軍你去拿了。”

“什麼天大的功勞?”紀靈好奇問道。

“不知將軍可曾聽說過傳國玉璽?”周瑜笑嘻嘻的說道:“之前民間傳言,董卓之亂時,那枚傳國玉璽落入孫堅之手,不知將軍可曾聽說過?”

“怎麼沒聽說過?”紀靈沒好氣的說道:“我主還再三質問過孫策小兒,要求孫策小兒獻出傳國玉璽,那小兒矢口否認,一口咬定此事只是傳聞。”

“孫策小兒在撒謊。”周瑜換了一副嚴肅神色,道:“傳國玉璽不僅在孫策手中,在下還曾經不只一次的親眼見過,五龍交紐,銘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真在孫策手裡?”紀靈跳了起來,大怒道:“那傳國玉璽現在在那裡?陳芬為什麼沒有派人送來?”

“將軍不要誤會,此事並非陳芬將軍貪墨,而是那枚傳國玉璽已經易主了。”周瑜趕緊替陳芬辯解,又把陶應騙走傳國玉璽一事向紀靈詳細說了一遍——其實陳芬也從袁術舊卒口中聽說了此事,並且在書信中向紀靈稟報了此事,只是咱們的紀靈將軍只顧著花天酒地,還沒來得及看信而已。

聽了周瑜的介紹,又迅速拿出陳芬的書信觀看,確認了周瑜沒有說謊,紀靈頓時勃然大怒,“好個孫策小兒,原來傳國玉璽果然在你手中!好個陶應小兒,玉璽乃是天子之寶,你小小一個無官無職的徐州牧次子,也敢奪走藏匿!”

“紀將軍,這是你為主公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請不要錯過。”見火候已到,周瑜立即慫恿道:“玉璽乃是天子之寶,袁公定然不會坐視此寶落入陶應手中,將軍還請儘快揮師東進,直逼廣陵城下,攻破廣陵拿回玉璽,獻於袁公面前,袁公大喜之下,必然重賞將軍。且陶應小兒雖然擊敗了孫策逆賊,自身傷亡也十分巨大,將軍此刻東進攻城,正好可以收到趁虛而入的勸效,拿下廣陵,易如反掌!”

“不錯!”紀靈一拍面前案几,咬牙說道:“傳國玉璽這樣的天子重寶,豈能被那陶應小兒獨佔?我當立即揮師東進,替主公奪回此寶!”

“將軍請放心去吧。”周瑜乘機說道:“還有,請將軍速速派人將在下押赴壽春,在下到了袁公面前之後,一定會向袁公稟明此事,請袁公為將軍速發糧草救兵,拿下廣陵奪回此寶。”

“你也可以乘機脫罪是不是?”紀靈看著周瑜笑道。

“讓將軍說中了,在下確實急於將功贖罪。”周瑜慚愧的低下腦袋,又飛快抬頭說道:“再有,紀將軍,在下與陶應小兒交手多次,深知他的戰法戰術,若蒙將軍不棄,在下願將陶應君子軍的戰法戰術合盤道出,向將軍獻上破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