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安楷說,古代種花家的先人們在飲食領域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毫無疑問,他會說豆腐。

當然這是他的一家之言,可能對別人來說,其他東西才是中餐裡最偉大的發明吧。

只不過,豆腐絕對是安楷最喜歡吃的菜之一,包括但不限於豆腐乾、豆腐皮、豆腐腦以及各類豆製品。

它們不僅繼承了豆子的諸多優點。

最基本的高蛋白,富含卵磷脂和纖維素,以及有利於減肥等等,同時,不同豆子本身也有不同的功效。

比如說可以減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機率等。

細分的話,紅豆可補心、利尿,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腎病、水腫有一定療效。紅豆還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抗癌、減肥作用。

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作用,能幫助人體排洩毒素,可降低膽固醇、保肝、抗過敏。

黃豆可補脾,促進新陳代謝,對瀉痢、腹脹等病症有輔助食療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肥胖、糖尿病等患者的理想食品,還有助於延緩衰老。

白芸豆含有皂苷和多種球蛋白等,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黑豆能促進腎臟排出毒素,有很強的補腎養腎、活血潤膚作用。

當然了,凡事都有個度,豆類中含有大量植酸,會影響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就算再喜歡吃豆類,也要適可而止。不過只要將豆子製成豆芽不僅植酸含量會大為降低,還可以大大提高鐵、鋅、鈣的利用率,使五臟得到更好的補益。

另外,民間盛傳的大量吃豆類食品會刺激雌性激素的分泌……雖然不知道是從哪傳出來的,但安楷是有些不太信的,可惜他從未為此專門上網查詢過相關資料,所以到底是真是假,他心裡也不是完全有底。

總之,吃豆子好處多多,那麼豆腐的好處在哪裡呢?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豆腐味甘性涼,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總之,只要將進食量控制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豆製品的好處,絕對能讓人受益匪淺。

而更重要的是,豆腐的口感是非常潤滑的,不同於豆子本身粗糲的口感,就算是泡得再軟,磨得再細,只要是直接吃豆子,都難免會有粗澀的口感。但只要製作成豆腐,口感就會立刻變得非常爽滑,這當然主要得益於過濾。但這不正是豆腐的優秀之處嗎?將豆子碾碎後粗澀的顆粒過濾掉,只剩下一捧稀湯寡水的情況下,最終卻還要製作成口感爽滑有嚼勁的豆腐,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才是最奇妙的地方了。

製作豆腐,最好的原材料當然是黃豆,但事實上,只要是豆類基本上就都能用來製作豆腐,無非是味道和口感會有差異罷了。

至於說營養……嗯,老實講,只要不是頓頓吃豆腐,拿豆腐當飯吃的話,其實真要說有什麼滋補功效,拿也是有些誇張了。

作為專業廚師,安楷自動掌握製作豆腐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系統居然提供一整套製作豆腐的專業工具,這就厲害了有沒有?

當第一批准備用來製作食物的豆子收穫——也就是今天,安楷總算是準備親自動手製作豆腐了。

他早就提前一步將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給準備好了。

庇護所種下的,主要是黃豆和大豆,用來做豆腐都很合適,但安楷更喜歡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