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八方來投 第十章 九江求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這並不是神農衛隊的新兵團,只是普通老百姓,所以訓練要求相對輕鬆。李皓峰說,不需要老百姓上陣打仗,保家衛國是軍人的事情。但是老百姓的身體素質必須提升,學會基本的保命手段。
等到戰爭來臨時,老百姓活下來的機率才會大些。在這個戰亂連連的年代,要想活著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
每天早上先來十里越野跑,之後就是深蹲,蹲跳,蛙跳,俯臥撐等力量練習。這些對於整天做農活的百姓來說,並不算太難。
接著就是基礎的槍術動作練習,當然百姓們手上握著的只是二米長棍,並沒有槍頭。動作也只有簡單的攔拿扎,和掄,掃,劈。晚上再進行一個時辰的佇列,和戰陣配合的訓練。
養殖場裡,連續三天,每天都會傳來小豬仔撕心累肺的慘嚎聲,正是匠人們在給豬仔進行閹割手術。等小豬仔都閹割完了,匠人們又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成年公豬。
李皓峰有交代,每個品種留下最壯實的那頭公豬,其餘都閹割了。別看成年野公豬,嘴角兩邊長長的獠牙挺唬人的,但一接觸到匠人那不懷好意的目光,不由得菊花一緊,尾巴一夾就往後面躲。在李家幾名高手的幫助下,匠人們手起刀落,一百多頭成年野公豬,就在匠人們三十六路閹割刀法中,這麼成了豬太監。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李家坳的變化,很是喜人,首先是新兵團的變化。
新兵團裡,每隔十天就會調整一輪新的訓練計劃。訓練強度,與訓練密度不斷加大。比如越野跑,從最先開始的三十里越野,每隔十天加十里,一直到一個月後負重二十公斤五十里。如此大的訓練強度,使得被淘汰的兵丁越來越多。
從第三個十天開始,每天晚上 完成訓練任務後,還要進行對戰訓練,輸的連隊要給贏了的連隊洗衣服。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好漢,又豈會輕易認輸?沒看見坳裡面的那些老少爺們,大姑娘小媳婦們,每天工作結束還會來跟他們一起訓練一個時辰嗎?沒看見那些被淘汰的新兵,每天都會被大姑娘小媳婦,指指點點的鄙視一番嗎?沒看見坳裡成群結隊的小娃娃們,編成歌謠取笑被淘汰的兵丁嗎?你還能甘心幫人家洗衣服?臉在哪呢?
所以在第三個十天開始,每個連隊從上到下每個人都是往死裡練的。讓這些新兵們著實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做生不如死。每天訓練結束後,這些新兵們直接癱倒在地,無法挪動分毫。而這個時候,之前被淘汰的兵丁們,就會前來幫忙,把他們抬到專門的浴池裡泡藥浴。
一個月結束後,終於選拔出了最強的一千人,正式編入了“神農商衛隊”。正式發配了制式軍裝,盔甲及武器,住進了衛隊軍營。
他們以後只需要每天完成訓練內容,不需要再去工坊工作了。每月俸祿五兩銀子,外加一石大米。一天三頓管飽,每天還有一頓葷腥,這在進軍營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後天天都會有了。
雖然進軍營以後的訓練會更加苦,但是感受到自家變得越來越強,李家坳裡那些未出閣的大姑娘們,一看到自家一身戎裝,都投來讚美和愛慕的目光。親人們也因為自家進了衛隊,而倍受鄉親們尊重,自家無論如何都要咬牙挺住了。
而隨著“神農機械”的商鋪開遍八閩之地,盈利也是在短短的一月之內,翻了百倍。
秉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則,李皓峰也對整個李家坳工坊的俸祿待遇,做了相應的調整。普通匠人的俸祿,提升到一兩二錢銀子一月,相當於比之前高了一倍,每日一升米的補助不變。技術工種的匠人,月俸調整到每月二兩五錢銀子,每日補助一升米。也比之前高了一倍。核心工種的匠人,每月五兩銀子,補助一石米。這一調整,整個李家坳歡呼雀躍,每個人都喜笑顏開。幹活的時候,都是哼著小曲,更加有勁了。
而養殖場也正式建了起來,連著兩座山都被修建成了養殖場,還挖了兩個大魚塘。從外購買了大量的雞,鴨,鵝養殖,幼崽和成年的都有。狩獵隊也從山裡抓來大量的野雞,山雞,珍珠雞等,減掉翅膀後,混合也養在了一起。李皓峰說,看看能否雜交培育出新品種,雖然這種機率極低,畢竟不是一個品種,但也架不住李皓峰對新物種強烈的探索欲。
養的最多的,就要屬兔子了。火影在李皓峰的授意下,吩咐狼群,配合新兵營的勇士們,每天到山裡轉一圈,捕捉了大量的野兔。
一般野兔的成活率是比較高的,而且繁殖能力比較強,母兔每年繁殖78胎,每胎812只,泌,乳力高、生長快、耐粗食,抗病率強,飼養3個月即可達22.5公斤。野兔像家兔、家貓一樣溫馴,既能保持野兔的肉質及風味,又能適應家養。
山上竹子多,有的整片整片都是竹山。而有竹子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竹鼠,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壞,讓竹子能夠正常生長,所以竹鼠也糟了殃。如今整個長汀溪都是李皓峰的,李皓峰自然得保護好長汀溪的每一寸土地了。
二月二,龍抬頭。正是播種的好時節。
然九州郡派出使者,前來福京求援。五胡十六國,再次組成聯軍,十六國鐵騎席捲而來,即將兵臨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