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幸運的陶五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戰事在琉球軍選擇改變之後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軍的傷亡數字迅速的開始擴大的起來。
蒙人這邊是不顧一切的朝著各處的琉球軍衝擊,而吐蕃人和琉球軍則是拼命地反擊殺敵。
在這種以命換命的打法下,鐵木真最終率先選擇了退讓,鳴金收兵了。
繼續下去也許固然能勝,但那也是慘勝,這不是鐵木真希望看到的結果。
很明顯,彭巍看到了這一點,直接以不要命的方式與鐵木真死扛。
一下子就擊中了他的軟肋,畢竟盟國面對的可不止一個國家。
金國、乾朝、大理,如今又加上個吐蕃。在這種群敵環繞的情勢下,每一個草原勇士都是寶貴的。
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收益,這才符合鐵木真的謀劃。
若當真一命換一命,又或者一命換兩命,這樣去拼,草原人就是拼光了也拼不贏那幾國。
最終他只能選擇收兵,從長計議。
以其他的方式將這隻大理和吐蕃的聯軍給打垮,或者說是打散。
反觀彭巍這邊,儘管一戰下來損失了兩萬餘人,但個個都彷彿打了勝仗一般。
要知道,從正面打退蒙人的戰例可不多,而且還是鐵木真親自率隊。
琉球軍也損失了一千餘人,但戰爭就是這樣,從來沒有不死人的戰爭。
收拾好袍澤的遺體,將他們火化後裝入陶罐之中,然後將他們帶回大理,讓他們死後能落葉歸根。
這一方面吐蕃人就野蠻的多了,直接扒光屍體上的一切,然後就任由這些犧牲的戰友暴屍荒野了。
這一騷操作直將陶五成看得目瞪口呆,拉著李大毛問道:
“他們這樣做難道心裡沒有半點愧疚之感麼?”
李大毛摸了摸陶五成的腦袋,故作老成的說道:
“小夥子,你還年輕,不懂這些也是正常。吐蕃人經常以劫掠為生,這種行為在他們眼中實屬正常,因為他們都知道,就是自己若是死了,也會被其他人扒光,這是他們的習俗。”
“東家說過,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習俗,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傳統。不要想著因為看不慣就去橫加干涉,那是不尊重對方的行為。”
陶五成木然的點點頭,他實在是不忍心看著這些吐蕃人暴屍荒野,找了尕喳爾問了句能不能將他們集中起來燒了。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便安排人將死去的吐蕃人一把火給燒得精光。
雖然他們不能魂歸故里,但也總好過被野狼禿鷲啃食又或者慢慢腐爛要好得多。
當初初入大理,因為大理的特殊性,秦凌雲跟他說過類似的民族問題,當時他聽得似懂非懂。
畢竟沒有親眼見到各地的不同習俗,只是偶爾聽人提起一兩句。
如今親眼見證了吐蕃人的習俗,算是徹底的開了眼界,也明白了秦凌雲說的也許漢人的某些習俗在其他種族的人看來也跟自己如今一樣,都是那麼的不合常理。
同時,他也明白了當初為何秦凌雲要花大力氣整頓各地的大小城寨,不允許有衝突習俗的寨子或者族群離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