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鐵木真的大軍就追上了彭巍等人,面對數之不盡的蒙人騎兵,彭巍的做法依然是用吐蕃人護住兩翼,琉球軍居中。

可之前已經見識過火銃威力的鐵木真又怎麼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呢?

吐蕃人再強也強不過臨安軍,應付起來要比岳飛所率領的臨安軍輕鬆多了。

鐵木真就沒管琉球軍,之前的交手他已經看出來了。

火銃的使用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在馬上是必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所以當他派出三萬人停在了琉球軍射程之外不動時,便已經將他們給牽扯在了原地。

而其餘的兵馬則是洪水般的衝向了兩側的吐蕃人,要將他們先處理了再回過頭來以人數優勢打壓琉球軍。

可是彭巍對此早有預料,所以當蒙軍朝兩翼瘋狂襲來之時,兩翼的吐蕃人緩緩讓開,露出了藏在人群之中的琉球軍。

而中間的那兩萬人,只不過是換上了琉球軍服的俘虜,手上拿的也不是火銃,而是被刷了漆料的木棍。

遠處看根本就看不出個所以然,只當他們依然還是那支令人聞風喪膽的琉球軍。

這一下可就坑苦了蒙國的那些勇士,面對突如其來的密集火力,頃刻之間就倒下了一大片。

鐵木真見狀立即讓中軍的三萬人前衝,想以中路為突破口從而增援側翼。

可是他們一動,吐蕃人這邊也動了,直接驅趕著俘虜往蒙人騎兵那邊對沖。

一開始蒙人還不以為意的收割著這些穿著琉球軍軍服的人,可是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不對勁。

這特麼哪是什麼大理吐蕃人,這都是蒙國勇士啊!

隨著聲音的傳出,蒙軍那邊都知道了這些人就是與拖雷一起去西邊征戰的勇士。

此刻卻成為了抵擋自己同胞的血肉城牆,阻擋他們去殺敵人。

蒙人雖然好戰嗜殺,但面對親族同胞仍然不免有些猶豫了起來,而這一猶豫,衝鋒的速度就自然而然的慢了下來。

這一慢,自然就給了吐蕃人機會。

尕喳爾帶著兩萬吐蕃人毫無心理負擔的從俘虜身上踏過,朝著速度大減的蒙人掩殺而去。

比起馬上功夫,他自問吐蕃人並不弱於蒙國,只是礙於吐蕃地區原因,馬匹比不上蒙國的好罷了。

西行一趟可不止俘虜了幾萬人,戰馬更是收穫了無數,這自然直接被彭巍給算進戰利品裡面,從而分了一部分給吐蕃人。

兩軍對戰,此時蒙人的衝鋒被遏制,反觀尕喳爾帶領的吐蕃人戰意高昂。

剛一接戰起來局勢瞬間反轉,本來在鐵木真預料中的一邊倒碾壓戰,卻變成了吐蕃人佔據上風。

彭巍站在大軍之後指揮著吐蕃人不斷抵擋四面八方衝上來的蒙人,琉球軍更是一刻不停的在移動中射擊。

這已經不是防守戰了,鐵木真不斷指揮著軍隊尋找聯軍這邊的漏洞,彭巍只能指揮琉球軍不斷的查漏補缺。

他深深的明白不能給鐵木真任何機會,一旦被其在大軍之中開了一個小口子,這傢伙能立即以點帶面瞬間撕開一道巨大的傷疤。

從而最終導致局勢大敗虧輸,屆時可就真沒辦法了。

陶五成和李大毛已經被他丟到了火銃隊裡,兩小子或多或少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