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叛軍表現出的戰力平平,王俊完全可憑藉一萬禁軍平推過去,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也許是考慮到之後的情況,他不想過多的損失人馬。

所以在接下來的行動都是試探性的進攻,彷彿是在尋找敵人的薄弱點。

四萬人的隊伍,又不全是正規軍,沒有相應的軍事才能指揮起來可不會那麼順手。

並不是人多就一定好,有時候只有自身的才能和實力相匹配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就比如這次,叛軍很明顯只會靠著人多這一優勢橫推,當遇到王俊率領的禁軍這個硬茬之後,便徹底麻爪了。

經過幾次試探之後王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真正能打的叛軍不足五千,而且一直守在敵人的中軍。

只有在遇到危險情況時才會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支援,以此保住整支隊伍不徹底崩潰。

既然發現了問題,那就解決問題。

王俊召集軍中的將士分配任務,兩千騎兵從邊路進攻,他們的任務是徹底打崩叛軍的右路。

以騎兵的裝備和實力,這個任務不難,只是有些麻煩。因為以兩千人要打崩叛軍右路的八千人,面對的可不只會是單獨的右翼這些人。

從這幾天的試探來看,對方後路和中軍時刻都在關注整個戰場,一旦有崩潰的危險,立即便會派人支援。

到時候兩千騎兵要面對的可就不止八千了,一萬八都有可能。

而且叛軍之中也有三四千的騎兵,雖然裝備不好,但若是拼命起來,將他們這兩千人拉下馬也不是做不到。

不過,接下來王俊的佈置就讓騎兵營的將領放心了。

三千人突左翼,不求殲滅,只求將對方按在原地不能動彈。

而他自己,則會率領剩餘的五千人直衝對方中軍。這五千人中可是有八百刀斧手,當成尖刀隊將勢如破竹。

只要能威脅到叛軍的中軍,右翼絕對得不到有效的支援,必然會被騎兵營打爆。

這一次其實主力進攻點只有兩千騎兵,其餘八千人不過是為了牽制對方做樣子。

當然,若是真有機會破了對方中軍大帳王俊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只是初步的計劃暫定以騎兵為主,其餘人輔助。

先斷叛軍一臂再說,這樣一來對方計程車氣必然下降的厲害,之後的戰鬥就只會越來越簡單。

禁軍一眾將士對王俊表現出來的能力以及提出的作戰計劃可謂是心悅誠服,跟著這麼一個算無遺策的老大,他們都不用動腦子的,只需按照命令莽就完事了,輕鬆加愉快。

接下來的劇情完美的按照王俊的劇本在走,叛軍也如同他預料的一般,為了保住中軍,完全放棄了對右翼的庇護,任其被騎兵打散。

這樣一來,少了右翼的叛軍士氣大跌,而且不斷有逃兵出現,趁著夜色逃跑。

完全就是一副農民遇上正規軍的表現,只要碾壓一回,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了。

王俊在接下來的幾日時間裡不斷的指東打西,抓著叛軍外圍的那群戰力最底下計程車卒做文章。

就像是一名專業的屠夫,將一根骨頭上的肉一絲不留的給剔了個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