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放棄了寫信去勸說,冷眼旁觀的看著這些人作死。

鐵木真眼睜睜的看著李德政逃跑,並未選擇追擊。甚至都停下了對臨潢府的進攻,派人勸說城內之人可以追著李德政一起離去。

為了表示誠意,蒙人大軍後撤三十里。

城內之人見狀,有活路誰不想繼續活下去。連夜出城往東面追去,那裡有李德政帶領的大部隊,跟著大軍一起,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鐵木真本來想的,是以為完顏建樹打算選擇將最後的戰場定在了上京城。集中所有兵力來阻擋蒙國的腳步。

所以他樂得成全對方,將兵力集中到一處,他可以騰出手來佔據更多的地方。

南面的乾朝想蛇吞象,那就任由他們去搗鼓,反正到最後那些地方都會是屬於蒙人的。

穩打穩紮,一步一個腳印,這才是謀國之道。

他不急,乾朝的胃口太大,根本不足以在短時間消化那麼大一塊地盤,只要在對方立足未穩之前給予致命一擊,剩下的便能不攻自破。

但是,出乎他預料的是,完顏建樹撂挑子不玩了,帶著大軍居然往高麗打去,看情形,是打算徹底退出舞臺了。

這一下,鐵木真懵了。

開心是有的,畢竟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金國半壁江山,這種好事誰不高興。

但同時,完顏建樹的退出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畢竟金國的實力沒有被削弱太多,有這麼一個敵人在側,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騰出手來全力攻打南方。

這一下,他也陷入了兩難之中。

追擊完顏建樹,對方已經放棄了大好江山,若窮追猛打,難免引起對方的破釜沉舟。一個連國家都能放棄並且忍辱負重的帝王,當真惹急了絕對會不讓鐵木真好過。

這次南征本來就已經是勉強為之,若是耗損太大,再想往南進攻,估計沒個數年乃至十數年時間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樣一來,乾朝和秦凌雲就會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到時候的局面誰也說不清。

可不追完顏建樹,這麼一支力量潛伏在側,若是在自己打乾朝的關鍵時刻忽然給自己來這麼一下,必然會造成不可測的後果。

打還是不打,打哪邊,現在成了鐵木真的難題了。

他一邊指揮著大軍攻城略地,鞏固後方,一邊思考著接下來的動作。

南北兩面都忙著調兵遣將,侵吞金國土地,完顏建樹帶著最後的家當一頭扎進了高麗國土。

已經被琉球軍掃蕩過一邊的高麗人完全不是金人的對手,幾乎是沒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完顏建樹就佔據了整個高麗全境。

可憐的高麗人幾乎瞬息之間便成了階下之囚,金人將他們不當人看,盡數發配到邊境之上修砌城牆與城池。

而秦凌雲這個時候則是指揮著琉球軍大肆南下練兵,順帶著擄掠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