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聽到外面鳥叫,顧七睜開眼,和煦的陽光照了進來。

屋裡很安靜,顧七起身穿上外衫,往裡一探,元哲並不在床上。

洗漱完畢,正出去倒水時,看見元哲沿著石子路走了回來。

“知道你才起,給你帶了點餃子。”元哲抬起手中的食盒在顧七眼前晃了晃。

顧七笑著將水盆放在一旁,伸手接過食盒。

“味道如何?”

嘴裡塞著餃子說不出話,直接衝元哲伸出大拇指。

忽然發現他今天很不一樣,往日都是鬆散著幾縷頭髮,今日卻梳得整整齊齊。

咦?元哲頭上那個木簪,好眼熟啊。

“殿下!”顧七一著急,嘴裡的飯渣噴了出來。

元哲眼疾手快,用扇子擋住了自己的臉,嫌棄地看著顧七。

顧七急得跺腳,指著他頭上的木簪:“這個怎麼會在您手上?”

元哲抬手摸了摸自己頭上的木簪,笑道:“今早起來,見你還在熟睡。手裡攥著個盒子,我抽出一看,是個木簪。雖說與本王的身份不配,卻也是精緻,本王便勉為其難地收下了。”

“我...那是我...我的。”

顧七的聲音越來越小,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解釋。

元哲探過頭來問:“什麼?你在說什麼?”

顧七尷尬的堆起笑臉:“沒什麼,殿下不嫌棄就好。”

以後再跟晏楚榮解釋吧,唉。

“裴大人。”

好像是衛禮的聲音。

顧七出來一看,見衛禮站在院中。

“衛公公,新年好。”

衛禮笑著回禮道:“裴大人,新年好。陛下在御書房等您,說要看一看您的治水詳策,收拾一下隨老奴過去吧。”

顧七用手擦了擦嘴,笑道:“好,您等我一下。”

轉身進屋,將掛在牆壁上的捲筒取下。

跟著衛禮到了御書房,將自己手抄的治水詳策及河道繪製圖交到元承熙手中。

元承熙坐在椅子上看了許久,笑道:“有了這份詳策,朕心裡就踏實多了。咱們瀾國多地鄰水,每每受到水患困擾,民不聊生,要儘早處理各地水患之事。”

顧七跪在桌前,垂首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頭頂傳來元承熙的聲音:“裴卿,起來吧。”

“謝陛下!”

顧七站起身,看到元承熙衝衛禮揮了揮手,衛禮招呼著幾個宮女出了御書房,身後傳來關門的聲音。

“裴啟桓,朕對你寄予厚望,”元承熙起身走過來說道:“自看到你鄉試的文章,朕便知道你是個難得的人才。但你的才,應該放在為黎民百姓謀福上,放在為朕分憂上,旁的事,儘量少摻和。”

顧七慌忙跪地,臉幾乎貼在地上,手在微微發抖:“陛下,臣絕無二心,蒼天可鑑!”

周圍安靜得可怕,忽然想起來李冒。治水詳策已交,難道今日就要在這裡,被元承熙處決了?

“起來吧。”正胡思亂想之際,聽到元承熙的聲音,顧七鬆了口氣。

元承熙坐了回去,正色道:“這段時間你與皇叔相處如何?”

顧七擦了擦額上的細汗,答道:“回陛下,與哲王殿下相處還算融洽。”

“可有發現什麼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