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在亞洲地區遭受最大沖擊的南韓、泰國、印尼等國家,有太多的外向型企業,與倭國關係密切。首次牽連,整個倭國經濟陷入泥潭。不僅反應在股市方面,尤其是匯率方面,倭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米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

而且馬由清楚,這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前世歷史記載,倭元匯率將一路下跌直到5、6月份,並會接近150日元兌1米元的關口。這個時代,因為有藍星集團幾條線上的金融狙擊,倭國的金融狀況指揮更慘。

隨著倭元的大幅貶值,本就成本高昂的倭國製造業,因大多原材料來自進口,成本再度大幅度增加。不少企業已負擔不起,開始關門歇業或等待破產清算。稍微好過一點的企業,則開始大幅度裁員,苟且過冬。

而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不過,知曉歷史走向,以及洞察索羅斯等機構一舉一動藍星集團的三支明暗團隊(原本有4支團隊,去年就將藍星英國公司的倫頓金融團隊解散了,其功能合併到張興國負責的弘崆金融團隊手中。),卻在活躍在國際匯市、股指期貨等金融市場,不斷賺取利潤。

“看來,對倭國實體企業的收割,可以實施了。”

金融市場無論賺多少錢,其實都是數字而已。馬由並不願意將鉅額的資金沉澱,哪怕是在自家銀行產生一些利潤,也沒有多大意義。最佳途徑除了收購資源外,更好的途徑就是併購一些有潛力的企業,或者和自己發展方向有競爭可能的企業,從而鞏固自己在這個行業中的地位。

而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現金為王,許多平時決不出售的企業,也向全世界敞開了胸膛。而倭國就是馬由必須收割的國度,削弱他們的經濟實力還能強大自己,一舉多得。

他安排文勇聘請英國SMS公司,並讓SMS公司出面,又聯合了一家米國的律師事務所,共同承接這次去倭國的併購業務。

兩家公司共同派出了6名擅長併購方面的商業律師、6名估算師、4名會計師共計16名專業人士,以及相應的助手等,趕到弘崆,和張興國團隊一起,制定對收購計劃。

星兒已將馬由感興趣的倭國企業,全部進行了摸底,並實時進行監控。有了這些詳盡的企業內部資料,計劃的制定要輕鬆許多,更加有的放矢。

馬由也暫時中斷了近一個月的基因編輯研發工作,將所有已編輯好基因的植物種子或幼苗,放在京郊試驗田裡,用新型的植物生長藥液,進行生長實驗。在總部又集中辦公了一天後,來到了弘崆。

稽核了收購顧問團隊與張興國團隊制定的計劃後,馬由考慮到倭國緊抱米國大腿,對一些敏感企業的收購,或許會受到倭國官府機構的限制或干預。於是他修改了計劃中實施的具體方式,如採取明、暗兩條線的策略。讓英、米兩國的中介公司負責桌面上的併購談判,張興國則帶隊負責在股市上,對有關企業進行打壓,同時暗中收購股份。

這一次收割行動,自然不會閃電般結束,因為倭國的經濟困境遠遠沒有到低谷,現在開始進行一些接觸和意向性洽談,相應暗中的打壓,相信幾個月下來,會取得預期效果。

4月2日,馬由的專機從弘崆起飛,前往東京。

這是馬由首次公開來到倭國,藍星安保公司做了不少針對性安排,安保人員也增加到40名。其中30名已提前10天來到倭國,匯同藍星在弘崆的分公司,暗中佈置防衛。10位隨行,採取了外鬆內緊策略。

作為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僅10名護衛不算多。其實,馬由現在已有不配置安保,也能自保的實力。但所謂世界首富的地位,表面排場還不得不做,尤其是倭國半年前還派黑幫襲擊了他。

而馬由親自率隊,駕臨倭國的舉動,也是向所有挑釁者,發出了一種無聲的挑戰。你在英國沒有打倒我,現在來你本土,再給你一個機會試試看。

馬由不相信這次公開的行動,倭國官府敢對“乾爹”國度來的專家和律師們有什麼暴利行為。甚至還可能會與不少財團一起,主動勸阻黑幫組織,不要在這個期間惹是生非。

倭國慘遭亞洲金融風暴肆虐,現在看不到風暴離去的希望,正迫切需要類似藍星這樣的大財團來進行投資,穩定其國內經濟動盪形勢。哪裡還會默許一些有私心的財團再度搗亂。而且春節那段時間,一個財團的全部高層一夜之間全部被滅,也讓不少人腦袋清醒了一些。

4月2日當地時間上午11點,東京福田國際機場,馬由的專機準時抵達並獲得機場優先降落指令。馬由在腦海中看了看時間,暗自說道:

“弘崆飛過來,才2小時多一點,甚至比國內許多城市之間的距離還短,真正的臥榻之側呀。”

馬由不禁想起了這個惡鄰的歷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