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因編輯實驗,比他之前製作生物晶片要困難許多。

生物晶片是合成一種特殊的的蛋白質,再對蛋白質的DNA進行編輯。有一定的規律性、格式化、同時也是完全可控的。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學中的生物技術科學。基因透過人工編輯後,因其變異的不可預見性和隨機性,會產生許多的遺傳可能。所以在沒有確切把握之前,馬由一直不願輕易啟動基因工程研究。

好在這次研究專案,僅僅是爭奪相對低階的植物類,且大多不是食物類的基因,後果在可以承受範圍內。

科技樹資料庫裡,只有各類植物基因工程的理論,雖也有百萬級、繁多的植物基因工程資料。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環境,甚至同一世界同一環境不同的歲月,植物種類都千差萬別。

植物種類有數十億種,其中母星地球的歷史和資料是空白,只有一個數量的記載,植物種類約有35萬個物種。

這是馬由發現科技樹殘缺的第二個大的分支。按他的分析,估計也是先輩們為了保護母星的安全,才將進入宇宙這段歷史,以及母星的母星的座標、星系特徵等,都是絕密資訊全部遮蔽了。其中也包括植物、動物的基因等資訊也都嚴格保護起來。

只能透過星兒強悍的計算能力,將目前收集到的沙漠植物基因進行分析,並和科技樹資料中的植物進行比對。找到可以參考的資料。

當然,馬由也清楚,無法找到完全一致的沙漠植物的基因工程資料。但馬由需要的是類似沙漠地區植物的基因序列作為參考,這樣才有基因編輯的實驗方向。

為了加快進度,馬由進行了分工,研究院的生物專家們,只負責正常的植物優良品種篩選和培育工作。重點是根據這些植物的特性,按科研技術總監(星兒扮演)引導的技術,研究出針對性的植物生長液。

馬由則親自在私人實驗室裡,秘密進行基因編輯工程實驗。

這個專案,成為了他來到這個世上,耗時最長的研究課題。好在沙漠治理本就不是短期行為,這次選擇的庫布齊沙漠在華國也不算很大。按藍星集團的技術,35年可以有成效。若其他企業或官府行為,估計沒有20年時間無法見到成效。

儘管前世資料中,有無數的植物基因編輯技術、模型可作為參考。但這些都要馬由自己去實踐和驗證。

他按不同的植物,制定了多種需進化的指標,比如紅柳、沙蒿等植物的枝幹被沙埋後能夠生出不定根來阻攔流沙。白刺在風蝕之後,有很多的根系都暴露在外面,以生長不定根系而形成的白刺,能夠積幾立方米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沙堆。馬由就是強化這一類植物的根系茂密程度,擴大每株植物的根系覆蓋面積,增加固沙能力。

也有的是植物是強化其根系深入地底極長的距離,可以吸收地下水,並利用相生相剋屬性,反撲給附近其他功能的植物。也有快速生長、樹葉極為茂密,起到防沙牆作用的喬木等。

時間在不斷流失。這段時間,除了週末馬由會悄悄乘穿梭機飛往莫三比克基地,或者去大海中休閒一下,找找沉船作為娛樂。其他時間都在實驗室裡待著。不斷地嘗試各種植物的基因編輯,也會對同一種植物採用不同的編輯方式。為此,他還專門讓星兒建立了一個植物生長實驗虛擬平臺,對各種編輯後的植物進行模擬。

沙漠考察結束後,現場立刻就開始了基礎工程建設。

地產集團派駐了10多個專案組入駐,工程隊來自五湖四海,共計3萬餘工程施工人員匯聚這裡,不過,這麼多人分佈到廣袤的沙漠中,還是顯得那麼人煙稀少。

為了將來沙漠長久的發展,這次藍星集團也在沙漠中,規劃了多座城鎮。先期藍星集團就啟動了一座小城的建設,為沙漠治理大軍,提供生活配套。將來也是自然成為這個地區的城鎮之一。

工程量巨大,導致臨近庫布齊沙漠的幾個省市交通,繁忙了起來。

沙漠植物種苗基地在京城郊區也搭建起來,生長液是最先配置出來,開始在苗圃中進行比對實驗,同時也收集更多種子。沙漠這麼大,將來治理時完全靠人工種植顯然不現實,藍星集團各下屬企業,為此專門研發了多種實用機械、以及配套建設技術,如用於滴灌的新型全自動塑膠管道鋪設機械。

在之前直升機的基礎上,還啟動了低空、低速渦槳式動力的農用飛機研發。將來用於播種、殺蟲等。好在這一類飛機技術早已落後,研製沒有什麼難度,只是在航電、飛行安全等方面,做了更多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