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造船業啟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星兒,這幾天有什麼事情嗎?”
“由哥哥你閉關這幾天,事務性工作我都處理完了。你可檢視工作日誌瞭解一下。另外,滬上造船廠後天開工,希望你親自去主持。”
“好吧,我會去的。還有呢?”
“莫三比克基地已竣工,但若要開始專案研製,還缺少不少材料。需儘快解決。具體缺的材料清單是這些……。”
“我看看。”
馬由在腦海中迅速瀏覽了一遍材料清單。建莫三比克基地的目的,主要是研發一些國內暫時不能公開從事的專案。例如微型導彈動力系統所需的燃料、戰鬥部的高能炸藥、海底採礦潛艇、核動力研究等。尤其是微型導彈這一類常規武器,是穿梭機目前所欠缺的配置。
鐳射、動能武器雖先進,但為了不暴露攻擊來源,常規武器依然是必備的。
雖說現在莫三比克基地剛建成,一些裝置不齊全,開工專案並不多。但缺乏的材料種類和數量也是不少,大部分可以從市場上購買,但還是不少化學類原材料比較敏感。
基地在規劃時,也考慮了生產、實驗所需的各種原材料的來源問題。特意在靠海的工廠區,建設了一座較大規模的礦石精加工廠。就是準備透過自己的開採的礦石,以及在非洲其他礦區收購來的礦石,透過深加工的名義,截留一部分用在基地裡。
但非洲礦產雖多,並不能在種類數量上,完全滿足基地所需,且不是所有礦業公司都願意將礦石賣給藍星礦業,他們有傳統的銷售渠道和合作企業。
所以有不少原材料需從外面採購,但這是最容易被人監控或卡脖子的地方。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得透過走私的形式偷偷運輸。採購問題不大,可以透過各種虛擬的公司完成。最難是運輸方式,海運基本不可能保密。一旦被攔截就容易暴露。
馬由為此做了近期、中期兩套方案。近期只能自己辛苦一點,用次元空間偷運。中期則是透過運輸類大型潛艇,來完成各地之間的轉運。當然,遠期還是從大海中尋找資源。就不會受制於人了。
“那這幾天有空,跑一趟米國和基地吧。”
馬由讓星兒把行程做了記錄。米國雖正在推進製造業空心化政策,但那是中低端產品製造範圍。軍工、航空航天、醫療、半導體等高階製造,還是世界上最齊全和最集中的國家。
而莫三比克基地也都是高階製造,所需的原材料在米國應比較好找。
“那兩艘貨輪已拖到滬上和濱城工廠了嗎?”
“已經抵達船塢了。不過滬上先開工,濱城要晚一個月時間。”
馬由如此熱衷於航空和造船,主要還是為長遠目標涉足航天領域,積累管理和技術工人。將來宇宙飛船,可是動輒數十萬噸、甚至百萬噸千萬噸。其製造基礎原理,和造船有異曲同工之處。
趟在如茵的綠草坪沙灘椅上,暖暖的太陽很舒適。但他已經苟了三天,得外出工作了。讓助理通知機組準備起飛。其他人開始收拾行李,馬由時常出差,一行人早已習慣,半小時後,便完成了集結。車隊往雙流機場駛去。
周天宇忙完手上的工作,撘乘馬由的專機一同前往滬上,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他想和馬由聊些工作問題。
“馬董,我看你極為重視造船業,有什麼原因嗎?”兩人探討了一陣機械製造板塊改制的話題後,周天宇想到剛進入造船業,馬由就已將滬上、鷺島、濱城三家船廠合併為藍星船舶製造集團。便不解地問到。
“從大的方面說,在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八的國際貿易,都是由海運完成。用不了多久,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就會是我們華國。從小的方面看,我們集團產品大多是出口。除少數體積小、產值高的電子產品外,大多也是依託海運。加之我們在海外許多礦業公司都陸續投產,運回來的礦石也是極大的數量。海運是我們的交通命脈,必須由我們自己來掌握。”
馬由自然不會給他講主要是為將來製造太空飛船積累經驗和人才,於是找了這麼一個理由。
“我們起步較晚,而倭國、南韓國的新來島造船、三菱重工、大宇造船,現代三湖、現代重工等造船廠可都是相當厲害的對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