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第一滴血(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以的,我們屋頂設定有高轉換率的光伏發電、牆面玻璃幕牆則是微光發電,兩種光伏發電系統,均與園區的配電系統進行了併網。透過智慧電力控制系統,自主調劑市電和光伏電池供電。”
“但光伏發電和弱光發電成本稍高。在正常土建造價外,每平方米約增加400600華幣。即使如此,我們集團所開發的所有專案,包括以前建成的工廠廠房,都已用這套發電系統做節能改造。長遠看很有節能環保意義,經濟效益也還算不錯。經過測算,大概46年能收回增加的這部分成本。建築的設計壽命是70年以上,剩餘的60多年都是賺的,同時還給國家的電力供應,提供了一種新的能源渠道。”
“水處理系統技術也已成熟,我們將成立一家環保公司,對外推廣這些環保理念和技術。也是生產和收集生物肥料的最佳原材料來源。”
說到這裡,他腦海中讓星兒李陽傳送郵件,讓李陽落實組建管理團隊,儘快將環保公司成立起來。另外叮囑李陽,這家環保公司無需獨資,可召集戰略合作伙伴。
以後,除研究院、核心技術的工廠企業外,馬由不準備吃獨食。
“其次,所有裝置均為計算機系統控制,在這棟樓裡無處不在。合理、高效的各種裝置排程,不僅節能還提高了執行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機械磨損。”
“其三,就是安防系統。我們是高科技公司,自我防衛意識比較強。”
……
馬由在解說時,還透過會議室裡的裸眼3D裝置,放映出大廈各項技術的三維效果圖,以及執行模擬圖。
眾人啞然,馬由說到的這些技術,他們只在理論、國際資訊上聽說過,而藍星集團卻已投入了運用。尤其是親眼看到栩栩如生的3D投影,如親歷其境,這樣的技術對於設計、模擬實驗等都有非常廣泛的用途。
這時,一些參與評定的官員也準時到場。
邀請來的終審評委,開始按評定程式,審議由《仰望》期刊的總編傑森、藍星研究院、藍星大學學者組成的初審委員會,初選出來的20篇論文。
這些都是發表在今年創刊的《仰望》期刊上,從近300篇論文中篩選出來,每一篇在發表時同時都有一個評定分值。這種評定方式,是全世界首個採用量化分值,對科研成果進行評定的系統。
今天拿出來的這20篇論文,更是有期刊上沒有的更加詳盡的評定依據,以及分值計算公式。讓終審評委們一目瞭然,很有說服力。
碰巧的是,在馬由主持《探索》大獎終審同時,兩院也在投票選舉新一屆增補的院士資格。候選人中,馬由的名字也在其中。去年公佈的95年選舉的院士,馬由第一輪評選都沒透過。年底又落選96年的全國科技大獎,畢竟他在華國科技界人脈及資歷都還太粗淺。
“由哥哥,米國的那些財團有所行動了。他們有這些措施……對付你。”
“嗯,知道了。你要跟蹤他們的下線,要查到他們具體的行動日期和方式。”
“好的,另外南韓國也如期爆發金融風暴了。韓元對米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南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
“他們控制不住的,再等一段時間,南韓元對米元的匯率還要大降。你密切關注1737.60:1這個點位。估計透過我們秘密參與的打壓,下跌幅度比前世資料上要大一些。”
這半年來,東南亞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係密切,有大量投資的倭國經濟也隨之受到巨大的影響。倭元匯率從6月底的115兌1米元一路下跌。加之馬由專門準備的上千億米金,主要攻擊倭國,其次南韓國。所以,這兩個國家現在的金融形勢,比前世還要悽慘。
《探索》大獎終審在馬由和星兒的交流中結束,只待12月宣佈。
週末,馬由乘專機,飛到了蓉城。這裡距離距離金三角比較近,他也好長時間沒有回來了。
浣花溪公園整治基本完成。馬由也獲得了周邊1200畝土地的開發權,其中第一個專案“金林半島”的80棟獨棟別墅和160套雙拼別墅,也竣工交付。在浣花溪側,有一個有綠籬隔離的花園,裡面有2棟800平方米的別墅,是馬由在蓉城的住所。
晚餐時,馬由就給已減配到僅有4人的安保隊員放假。他聲稱自己將在這棟別墅裡修煉23天時間,不會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