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當礦工(第2/2頁)
章節報錯
隱身離開了鷺島。來到南海一座無人小島,取出穿梭機翻身而上。往非洲快速飛去。
這次沒有沿途海淘寶物,僅用時2個多小時,他就懸停在莫三比克工地上空3000米處。透過穿梭機上的感知系統,查詢了各個標段的工程進展情況,一切都很正常。生活小鎮的房屋因大多是34層底層建築,已逐漸成型。工廠因是鋼結構,施工更加簡便快捷,也基本完成了主體施工。
來到礦區的上空,這裡因還未開始採礦。2000米範圍內沒有人煙。
透過懸停在3000米上空的穿梭機,對礦區周邊進行了詳盡的地質探測。最終找到了處地下水脈,且其附近的地質也十分穩定。馬由將這裡最終確定為基地所在空間。
馬由隱身從穿梭機裡一躍而出,腳踏飛行滑板,以選定的基地為圓心,緩緩飛行在礦區四周,他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施工通道,以後與礦區主通道里的基地通道形成雙通道。
礦區開採面的主礦洞通道是東側,馬由只能在西、南和北側尋找第二齣入口作為施工通道。這裡已是山區,峽谷地帶地形複雜,比較再三後,他選擇了一個距離基地選址僅500米處,一個隱秘的懸崖山壁上的天然的小山洞,作為出入口。
這個山洞深度只有3、4米,洞口直徑也僅有1.5米,被茂密的植物遮掩。若非星兒一起掃描,極難發現。距離谷底也有20多米高,以後也很難有人發現這裡。
降落在洞口,馬由放出了一個小型探測器,飛入山洞裡。雖說自己和星兒掃描可以知道里面的物理狀況,但山洞裡的空氣是否有有害氣體,還需小心探測。很快,探測器傳來的各項空氣指標顯示很正常,這也是預料之中,畢竟山洞很淺,空氣流通。但謹慎一些是必要的安全規範。
馬由從空間裡取出了有維生系統的太空服,再背上了一個氧氣揹包。鑽進了山洞裡。他今天要親自充當礦工,完成初步的地下基地空間挖掘,並要完成核電站的安裝和試執行,才可以放心交給工程機器人以及智慧工程機械《穿山甲97》自主施工。
最近他一有空,就在拓展自身的異能使用範圍,在之前的空間粉碎異能基礎上,粉碎能力的範圍有有所拓展和精細。最多一次可處理至少1000立方米的土石方,並將粉碎後的土石方收取到次元空間裡。
安全第一,他僅挖了一個直徑2.2米的圓孔隧道,這是力學中比較穩定的形狀。因為直徑小,隧道坍塌的風險也不大,加之選擇的線路本就是地質十分穩定的花崗石岩層。
500米縱深,加上斜坡角度約600米的隧道、約4200立方米土石方的隧道,馬由僅僅耗時10分鐘。這還是他不熟練的原因。
“這個效率可比任何工程機械都要高很多。以後公司破產了,去當礦工也能發財。”馬由獨自一人,自娛自樂吐槽到。
隧道挖掘好,他沒有立刻進行下一步的工程。而是從空間裡取出了一套訊號放大裝置,沿著隧道一路佈置到山崖洞口處。這樣和衛星、穿梭機的通訊聯絡就更加穩定。這也是一種雙保險,儘管星兒的通訊能力屬於行星級。在星球內沒有障礙,但300多米的地底下,他心中也沒有十分的把握。
解決好通訊問題後。馬由又回到600米隧道盡頭,開始向水源方向掘進。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空氣流通問題。好在機器人和施工機械無需氧氣。不過,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否則以後進來的科學家們無法生存。
這個問題在選擇地形時,就有考慮。他選擇的基地空間,距離一條暗河只有100米,可以透過暗河流動的水源,帶進一些新鮮的空氣。不過這條暗河的空氣質量,以及需要多少條空氣通道,通道需要多大直徑,還需測試後,再進行計算才能知曉。但只要有水源,加之充足的電力,基地也能自行製備氧氣。
2分鐘後,馬由來到了暗河畔。放出了探測儀,空氣、水質都比較優良,可以直接抽取這裡的空氣補充到基地裡使用。星兒根據基地設計圖紙的體積、暗河的距離等,計算出4條1.5米直徑的通、換氣道,就可以解決基地的空氣質量問題。
不過,這也需要安裝大功率的換氣扇。
而且這麼大的空氣流動量,還需要設計兩間氣壓轉換空間。來安置基地空調外機,解決基地的空氣質量和溫度等。